【缘识】作者:宋太宗 朝代:宋代
[缘识]缘识原文
寂静人歌咏,愚情岂易知。
但求心自乐,不怕面相欺。
枉直回邪灭,颠狂道德持。
高明常鉴照,方寸欲何之。
[缘识]诗词问答
问:缘识的作者是谁?答:宋太宗
问:缘识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太宗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太宗
[缘识]宋太宗缘识 书法图
缘识书法作品
[缘识]参考注释
[缘识]寂静
没有声音;安静
屋子阴暗而寂静
[缘识]歌咏
(1) 歌颂,吟咏;歌唱
歌咏比赛
(2) 诗歌,歌曲
[缘识]愚情
谦称己之衷情。《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缘见逮及,故敢昧死竭其愚情。”
[缘识]求心
谓玄思冥想,求悟佛理。佛教禅宗认为佛在人心,自省其心性,即可悟道成佛。 宋 苏轼 《海会寺清心堂》诗:“ 南郭子綦 初丧我,西来 达磨 尚求心。” 王十朋 集注引 师民瞻 曰:“ 达磨 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悟道。” 宋 叶适 《赵振文传借琉璃灯铺写山水人物》诗:“坐有求心客,骇目不忍看。”
[缘识]不怕
——连词。犹言纵然,即使
比如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儒林外史》
[缘识]面相
(1).相貌。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五幕:“士长二人端详 聂嫈 面相。”
(2).泛指事物的形象。 闻一多 《唐诗杂论·杜甫》:“仿佛命数注定了今番只许他看到自然的秀丽、清新的面相。”
[缘识]枉直
曲与直。比喻是非、好坏。《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常使一人持囊随王车,人有言事者,即以书投囊中,王至宫发省,理其枉直。”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 于公 聪达,明於听断,小大以情,不失枉直。” 宋 苏辙 《四论熙河边事札子》:“今若不问枉直所在,兴忿恚之师,为必取之计,则 关 陕 兵祸,渐不可知。” 章炳麟 《菌说》:“若专以是非枉直相角,则天下皆恶直丑正者矣。”
[缘识]回邪
(1).不正;邪僻。《礼记·乐记》:“倡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类相动也。” 孔颖达 疏:“回谓乖违;邪谓邪辟。” 汉 刘向 《九叹·愍命》:“回邪辟而不能入兮,诚愿藏而不可迁。”
(2).指邪佞之人。《旧唐书·仆固怀恩传》:“近闻追詔数人,并皆不至,实畏中官谗口,又惧陛下损伤。岂惟是臣不忠,只为回邪在侧。”
邪曲,邪僻。 汉 陆贾 《新语·至德》:“心烦者,则刑罚纵横而无所立;身劳者,则百端迴邪而无所就。”
[缘识]颠狂
言谈举止违背常情,放荡不羁
[缘识]道德
(1)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为校长,他要求在学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标准和礼貌规矩
(2) 合乎道德的
[缘识]高明
具有独到见解,高超技艺的人
另请高明
[缘识]鉴照
亦作“鉴照”。鉴识照察。 汉 班昭 《东征赋》:“庶灵祇之鉴照兮,祐贞良而辅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故鉴照洞明,而贵古贱今者,二主是也。” 詹鍈 义证引 李曰刚 曰:“谓鉴识照察洞彻分明也。”《朱子语类》卷四五:“一以贯之,固是以心鉴照万物而不遗,然也须多学而识之始得。”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檀越功德,佛已鉴照。”
[缘识]方寸
(1) 一寸的平方大小
方寸之地起波澜
(2) 一平方寸
(3) ∶心神。语出《三国志》:徐庶母亲被曹操抓去,徐指着胸口对刘备说:[方寸乱矣!]
宋代,宋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