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作者:沈鍊 朝代:明代
[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原文
支机织女渡河难,独有张骞去复还。
近日乘槎河汉否,好传消息到人间。
[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诗词问答
问: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的作者是谁?答:沈鍊
问: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沈鍊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鍊
[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青霞集卷七
[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参考注释
[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支机
见“ 支机石 ”。
[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织女
(1) 织女星的古俗称
(2) 从事纺织的女子
[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渡河
通过江河
[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独有
(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支伟成 通解:“夜行,谓阴行其德,则人不与之争,故独有之也。”《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2).只有;特有。《史记·历书》:“是时,独有 邹衍 ,明於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 唐 张籍 《贺周赞善闻子规》诗:“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茅盾 《子夜》五:“土匪这样猖獗,真是 中国 独有的怪现象。” 毛 * 《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羆。”
(3).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独行。《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成玄英 疏:“人欲出众,而己独游,众无此能,故名独有。”
[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张骞
张骞(?-前114) : 西汉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封博望侯。奉汉武帝命,先后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大月氏,相约共同夹击匈奴。从公元前138年出发到前126年归国,历经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一年。前119年又奉命出使乌孙,并派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地的交往。
[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近日
近来;刚过去的数日内
近日士大夫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乘槎
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 蜀 郡访 严君平 则知之。”后至 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时。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艺文类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也载有类似的传说: 汉 张骞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经月,到一城市,见有一女在室内织布,又见一男子牵牛饮河,后带回织女送给他的支机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况復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飇道阻, 蓬莱 无可到之期。” 宋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岂知乘槎天女侧,独倚云机看织纱。” 清 孔尚任 《岸桴记》:“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后用以比喻奉使。 唐 杜甫 《有感》诗之一:“乘槎断消息,无处觅 张騫 。”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只琉球使还消息》诗之一:“闻道乘槎客,安流实快哉。” 清 黄遵宪 《远归》诗:“且图傍岸牵舟住,竞説乘槎犯斗还。”参见“ 星槎 ”、“ 浮槎 ”。
[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河汉
(1) 银河
(2) 比喻浮夸而不可信的空话,转指不相信或忽视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庄子·逍遥游》
[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寄张有功十六首·其四]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寄张有功十六首,明代,沈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