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作者:释宗杲 朝代:宋代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原文
提起须弥第一槌,电光石火太迟迟。
象王行处狐踪绝,师子咆哮百兽危。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诗词问答
问:颂古一百二十一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宗杲
问: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宗杲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宗杲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释宗杲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书法图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书法作品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参考注释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提起
(1) 谈到;说起
提起诉讼
(2) 奋起
提起精神
(3) 提出;引起
提起诉讼
(4) 举起;拿起
他从纸上提起笔来
(5) 向上集拢
提起裙子,跳过小溪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须弥
(1).见“ 须弥山 ”。
(2).信佛者泛指山。 唐 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俯观大道,仅如枣叶;下望须弥,裁同芥子。”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电光石火
(1).佛教语。语本《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保福从展禅师》:“师曰:‘瞌睡汉出去!’上堂:‘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搆得搆不得,未免丧身失命。’”后以“电光石火”比喻稍纵即逝或稍纵即逝的事物。 元 姬翼 《恣逍遥》词之三:“昨日婴孩,今朝老大。百年间、电光石火。”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王翱 ﹞为人悲歌倜儻,博学自豪,视富贵若电光石火焉。” 清 洪昇 《长生殿·冥追》:“只他在翠红乡欢娱事过,粉香丛寃孽债多,一霎做电光石火。”
(2).喻极迅速地。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王胡 惊得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的赶快缩了头。”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迟迟
(1) 行动比必要的或有时是想象的更为缓慢,久久不能完成
迟迟得不到结果
(2) 迟缓;拖延时间
迟迟才作出判决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象王
(1).象中之王。佛经中常用以比喻佛的进退威仪。《法苑珠林》卷十五引《胜天王经》:“二十七,进止如象王;二十八,容仪如师子王;二十九,行步如鹅王。”
(2).佛教语。喻佛或菩萨。《涅槃经》卷二三:“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象其底。大象王者,谓诸佛也。” 唐 李峤 《洛州昭觉寺释迦牟尼佛金铜瑞像碑》:“以牺帝龙颜之相,謁象王螺髻之容。”
(3).引申为像佛那样救世的人。 沉曾植 《寄太夷》诗:“物论有齐鯤子小,人间何世象王来。”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行处
(1).随处;到处。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元 汤式 《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香行处有,綵笔生花梦境熟。” 清 孙枝蔚 《雨》诗:“浮生怜物态,行处触长吟。”
(2).走过的地方。 前蜀 韦庄 《叹落花》诗:“ 西子 去时遗笑靨, 谢娥 行处落金鈿。”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师子
(1).狮子。亦称狻麑。《汉书·西域传上·乌弋山离国》:“ 乌戈 地暑热莽平……而有桃拔、师子、犀牛。” 唐 元稹 《和李校书·西凉伎》:“师子摇光毛彩竖,胡姬醉舞筋骨柔。” 章炳麟 《汉土始知欧洲各国略说》:“ 开元 七年,因 吐火罗 大酋献师子、羚羊。”
(2).佛家用以喻佛,指其无畏,法力无边。 前蜀 贯休 《寄大愿和尚》诗:“自怜亦是师子子,未逾三载能嚬呻。”参见“ 师子吼 ”。
(3).指古 师子国 ,即今 斯里兰卡 。《南史·宋纪中·文帝》:“ 倭 、 百济 、 呵罗单 、 林邑 、 呵罗他 、 师子 等国并遣使朝贡。”《新唐书·西域传下·师子》:“ 师子 居西南海中,延袤二千餘里……能驯养师子,因以名国。”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咆哮
(1) (如猛兽、海浪、人等)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
大海在咆哮
(2) 高声大叫
对他的儿子大声咆哮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百兽
众兽。《周礼·地官·囿人》:“囿人掌囿游之兽禁,牧百兽。” 汉 班固 《西都赋》:“六师发逐,百兽骇殫。” 唐 韩愈 《猛虎行》:“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儕。羣行深谷閒,百兽望风低。” 宋 苏轼 《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以其徒会猎园下》诗:“黄狐老兔最狡捷,卖侮百兽常矜夸。” 续范亭 《射猎》诗:“声威远播百兽惊,南山狐狸不敢出。”参见“ 百兽率舞 ”。
宋代,释宗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