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膝】作者:华岳 朝代:宋代
[容膝]容膝原文
具体功非远,全躯恨已消。
安禅须足膝,觅句敢成摇。
悔不身齐足,时当事半腰。
行人只蒲伏,何处得逍遥。
[容膝]诗词问答
问:容膝的作者是谁?答:华岳
问:容膝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华岳的名句有哪些?答:华岳
[容膝]参考注释
[容膝]具体
不抽象,不笼统,细节很明确
说得很具体
具体计划
[容膝]全躯
保全自己的身体、生命。《汉书·司马迁传》:“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僕诚私心痛之。”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一:“内外大小之臣,具思全躯保室家,不復有所作为。” 郭沫若 《海涛集·跨着东海》:“你虽然离开了祖国,离开了工作岗位,你不应该专门为全躯保妻子之计,便隐没下去的。”
[容膝]安禅
佛教语。指静坐入定。俗称打坐。 南朝 梁 张缵 《南征赋》:“寻太傅之故宅,今筑室以安禪。” 唐 王维 《过香积寺》诗:“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龙。” 宋 陆游 《病退》诗:“美睡三竿日,安禪半篆香。” 清 读彻 《送郎癯入匡山》诗:“偶向 匡 庐去,安禪第几重?” 清 黄景仁 《题上方寺》诗:“试问安禪者,能忘入世情?”
[容膝]觅句
亦作“覔句”。指诗人构思、寻觅诗句。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牀。”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刘昭禹》:“﹝ 刘昭禹 ﹞尝与人论诗曰:‘五言如四十箇贤人,著一字如屠沽不得;覔句者,若掘得玉合子,底必有盖。但精心求之,必获其宝。’” 宋 杨万里 《和祝汝玉作举子语之句》:“词场君擅倾城色,诗社儂凋觅句鬚。”
[容膝]齐足
犹并驾。谓前进的速度相同。《诗·小雅·车攻》“我马既同” 毛 传:“田猎齐足,尚疾也。”《汉书·扬雄传上》:“骋驊騮以曲囏兮,驴骡连蹇而齐足。” 颜师古 注:“言使骏马驰騖於屈曲艰阻之中,则与驴骡齐足也。”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咸以自骋驥騄於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贝子急上马,万骑齐足,顷刻至隘口。”
[容膝]当事
(1) 掌权
坏人当事,好人倒霉
(2) 跟某事有关联
当事人
(3) 指当局或当事人
[容膝]半腰
物体的中部;半中间
树半腰
[容膝]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容膝]蒲伏
犹匍匐。伏地而行。《左传·昭公十三年》:“怀锦奉壶饮冰,以蒲伏焉。”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弃官就辟》:“咫尺龙门,蒲伏侯门。” 吴魂 《中国尊君之谬想》:“蒲伏屈膝于其马前,凛凛然求博主人之欢心。”
[容膝]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容膝]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华岳,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