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凉]凉原文
昨近暖春光,东风忽变凉。
非怜梅朵紫,恐损菜花黄。
珍重农桑候,徘徊调燮方。
狩巡兹正务,讵为赏芬芳。
[凉]诗词问答
问: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凉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凉]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一
2. 梅不耐寒寒则朵冻蔫然变紫
[凉]参考注释
[凉]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凉]梅朵
梅花。 前蜀 韦庄 《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
[凉]花黄
古代妇女的面饰。用金黄色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点黄色
对镜贴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凉]珍重
(1) 重视;爱惜
珍重两国的团结
(2) 保重身体
临别时互道珍重
负载珍重。——唐· 李朝威《柳毅传》
[凉]农桑
1.亦作"农桒"。 2.农耕与蚕桑。 3.指农作物和桑树。
[凉]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凉]调燮
(1).犹言调和阴阳。古谓宰相能调和阴阳,治理国事,故以称宰相。 唐 颜舒 《刻漏赋》:“罢衣裳之颠倒,配皇极而调燮。” 宋 沉辽 《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我昔造公室,公方任调燮。” 清 蒋士铨 《桂林霜·议恤》:“世掌丝纶,官居鼎鉉,中书惭任调燮。”
(2).调养;调理。 金 朱之才 《卧病有感二十韵》:“齿髮久已疏,又復失调燮。” 宋 陆游 《冬夜作短歌》:“衣裘视寒暖,日夜自调燮。” 清 朱之瑜 《与板矩书》之一:“臺兄英年畅遂,精研调燮之理,何为亦有此恙?”
[凉]正务
(1).正事。《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事已如此,莫要闲讲了,且商量正务。”《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得过心静身闲,理会到自己身上的正务。理会到此,第一件关心的,便是公子的功名。”
(2).正业。《红楼梦》第二回:“这位 璉 爷身上,现捐个同知,也是不喜正务的。”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 熊远 要求朝廷改正过失,说不能遣军北伐是一失,朝官们忘记国耻,以游戏酒食为正务是二失。”
[凉]芬芳
(1) 香;香气
芬芳袭人
(2) 具有香气的东西
芬芳的原野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