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赋温泉】作者:释道潜 朝代:宋代
[再赋温泉]再赋温泉原文
赭落峰前与世分,溶溶汤井翳深云。
月生滋穴流寒影,风入华清皱碧纹。
暗引石池波宛转,暖蒸苔壁气氤氲。
解衣盘礴南窗下,骨肉都融到日曛。
[再赋温泉]诗词问答
问:再赋温泉的作者是谁?答:释道潜
问:再赋温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再赋温泉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释道潜的名句有哪些?答:释道潜
[再赋温泉]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再赋温泉]参考注释
[再赋温泉]溶溶
(1) 宽广的样子
江水溶溶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楚辞·九叹·愍命》
(2) 水缓缓流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月光荡漾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唐· 杜牧《阿房宫赋》
月色溶溶
[再赋温泉]汤井
温泉。《文选·潘岳<西征赋>》:“南有玄 灞 素 滻 ,汤井温谷。” 李善 注:“汤井,温汤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漯水》:“火井东五六尺,又东有汤井,广轮与火井相状,热势又同。” 唐 张说 《扈从幸韦嗣立山庄应制》诗:“寒灰飞玉琯,汤井驻金舆。”
[再赋温泉]月生
生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杜子中 与 闻俊卿 同年,又是 闻俊卿 月生大些。”《何典》第七回:“﹝ 活死人 ﹞便眉花眼笑的盘问他姓名、里居、年纪、月生,要送他回去。”
[再赋温泉]穴流
洞穴中的水流。 唐 孟郊 《石淙》诗之七:“搜胜有闻见,逃俗无踪蹊;穴流恣迴转,窍景忘东西。”
[再赋温泉]寒影
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物影。 唐 苏味道 《咏霜》诗:“带日浮寒影,乘风进晚威。” 宋 余靖 《西山》诗:“鱼戏竹溪寒影碎,路穿松坞翠阴斜。” 元 程鉅夫 《送尹生归江西》诗:“野岸晓光千棹急,平湖寒影数峯欹。” 清 张鉴 《夕阳》诗:“记得红衫高骨马, 九嵕 寒影绕 潼关 。”
[再赋温泉]华清
(1).指 华清池 。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自 华清 赐浴,初承恩泽; 长生 乞巧,永订盟香。” 郭沫若 《念奴娇·小汤山》词:“ 华清 何似?令人高下难説。”参见“ 华清池 ”。
(2).指 华清宫 。 唐 薛能 《折杨柳》词之一:“ 华清 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宋 苏轼 《骊山绝句》之一:“辛苦 驪山 山下土, 阿房 纔废又 华清 。” 明 敖英 《辋川谒王右丞祠》诗:“ 华清 风雨萧萧夜,愁絶 江 南 庾子山 。”参见“ 华清宫 ”。
(3).犹太清。指太空。 明 陈所闻 《念奴娇序·云住阁为欧阳平林青林长林题》套曲:“驀地云开,皎然月出,恍疑骑鹤上华清。”
[再赋温泉]宛转
(1) 圆场;圆成
店主八折了五两银子,没处取讨,索性做个宛转。——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2) 辗转
路宛转石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宛转而不卧
(3) 婉转
[再赋温泉]氤氲
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唐·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云烟氤氲
[再赋温泉]解衣盘礴
同“解衣般礡”。 宋 苏轼 《书朱象先画后》:“今 朱君 无求於世,虽王公贵人其何道使之,遇其解衣盘礴,虽余亦得攫攘其旁也。”
[再赋温泉]南窗
向南的窗子。因窗多朝南,故亦泛指窗子。 晋 陶潜 《问来使》诗:“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南朝 梁 何逊 《闺怨》诗:“竹叶响南窗,月光照东壁。”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妇人悼亡诗》:“风雨南窗思往事,偷生此际独沾膺。” 鲁迅 《坟·未有天才之前》:“老先生要整理国故,当然不妨去埋在南窗下读死书。”
[再赋温泉]骨肉
(1) 身体
骨肉归复于土。——《礼记》
(2) 骨和肉
(3) 比喻至亲
亲生骨肉
骨肉关系
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此之谓骨肉之亲。——《吕氏春秋·精通》
恨透了秦始皇,说他无缘无故筑什么万里长城,害得人家骨肉分离。——《孟姜女》
[再赋温泉]日曛
日色昏黄。指天色已晚。 唐 王勃 《采莲赋》:“悲时暮,愁日曛。” 唐 杜甫 《信行远修水筒》诗:“日曛惊未餐,貌赤愧相对。” 宋 曾巩 《答葛蕴》诗:“朝吟忘日昃,暮吟忘日曛。”
宋代,释道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