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原文
双阙浮光照短亭,至今猿鸟啸青荧。
君王自此西巡狩,再使鱼龙舞洞庭。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诗词问答
问:《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 书法图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书法作品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参考注释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双阙
(1).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两宫遥相望,双闕百餘尺。” 唐 吴融 《送僧归破山寺》诗:“别来双闕老,归去片云閒。” 明 王宠 《入消夏湾》诗:“千山翫迴转,双闕开嶙峋。”
(2).借指宫门。 唐 广宣 《驾幸天长寺应制》诗:“宸游双闕外,僧引百花间。”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比亦再过於双闕,未尝一对於清光。”
(3).借指京都。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闕间。” 唐 杜甫 《承间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十:“意气即归双闕舞,雄豪復遣 五陵 知。” 仇兆鳌 注:“双闕,谓都中。” 明 戴缙 《楚江旅怀》诗:“客梦悬双闕,乡心逐五羊。”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光照
光线的照射
房间的光照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短亭
离城五里的亭子叫短亭(离城十里的亭子叫长亭)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青荧
(1).青光闪映貌。《文选·扬雄<羽猎赋>》:“玉石嶜崟,眩耀青荧。” 李善 注:“青荧,光明貌。” 唐 张九龄 《巫山高》诗:“ 巫山 与天近,烟景常青荧。” 元 宋无 《乌夜啼》诗:“ 吴王 国破歌声絶,鬼火青荧生碧血。” 清 方文 《枞川夜雨》诗:“满架图书妨润湿,半龕灯火尚青荧。”
(2).喻指水珠。 清 唐孙华 《春雨》诗:“零落怜花屿,青荧浸麦坡。”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巡狩
见“ 巡守 ”。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龙舞
指舞龙灯。古时用以祈雨,谓用假龙可引真龙来下雨。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洞庭
(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 洞庭 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指 包山 而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刘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东,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谓 洞庭 。”参见“ 太湖 ”。
(4).山名。在 江苏省 太湖 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 包山 。
宋代,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