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学乡饮礼成二首】作者:李昴英 朝代:宋代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赣学乡饮礼成二首原文
无哗观者也深衣,古典如迂效颇奇。
放出曦轮行事日,飞来捷帜序宾时。
俎阳便觉春流畅,拜爵潜教俗转移。
此礼重行应易易,邦人耳目熟威仪。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诗词问答
问:赣学乡饮礼成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李昴英
问:赣学乡饮礼成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昴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昴英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参考注释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无哗
不要喧闹;肃静无声。《书·秦誓》:“公曰:‘嗟,我士,听无譁,予誓告汝!’” 孔颖达 疏:“听我告汝,无得喧譁。” 唐 柳宗元 《铙歌鼓吹曲·吐谷浑》:“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譁。” 金 元好问 《示程孙》诗之三:“吾母 河南君 ,闺门静无譁。”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深衣
古代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为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常穿的衣服,也是庶人的常礼服。《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郑玄 注:“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 孔颖达 疏:“凡深衣皆用诸侯、大夫、士夕时所著之服,故《玉藻》云:‘朝玄端,夕深衣。’庶人吉服,亦深衣。” 宋 司马光 《独步至洛滨》诗:“草软波清沙径微,手持笻竹著深衣。” 严复 《救亡决论》:“ 戴 、 阮 、 秦 、 王 ,直闯 许 郑 ;深衣几幅,明堂两个。”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古典
(1) 古代的典章制度
与其附会古典,不如恪守成规
孝明皇帝始有扑罚,皆非古典。——《后汉书·扬雄传》
(2) 古代典籍
垂情古典
(3) 古代典故
他写诗好用古典
(4) 古代流传下来被认为正宗或典范的事物
(5) 超越时代时尚,其优越性为大众所公认的作品
(6) 指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以及中国古代传统文学
(7) 遵从古代文学艺术创作法则的作品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放出
(1).释放。《汉书·贡禹传》:“放出园陵之女,罢倡乐,絶 郑 声。”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2).发放或借出。 浩然 《艳阳天》第十章:“放出一千三百多斤小米,绕来绕去,利没得到一点儿,全部都卖了馀粮。”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曦轮
指太阳。《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朝日乐章》:“永流洪庆,式动曦轮。” 唐高宗 《立春日游苑迎春》诗:“迎春正啟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清 赵翼 《杨舍城北登望海楼》诗:“是时卓午悬曦轮,潮气上逼白日昏。”参见“ 曦车 ”。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行事
(1) 办事;做事
(2) 行为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序宾
排列宾客的位次。《诗·大雅·行苇》:“序宾以贤。” 宋 范仲淹 《阳礼教让赋》:“朋酒斯饗,序宾之义咸修。”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春流
春天的水流;春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毖温泉於春流,驰寒波而秋徂。”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一:“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 宋 陆游 《晓发金牛》诗:“ 沮水 春流緑, 嶓山 晓色苍。”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拜爵
授以爵位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转移
(1) 从一地转往另一地
向后方转移
(2) 从一种存在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尤指精神上的转移
爱情转移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重行
(1).谓不妄动,动必以礼。 汉 扬雄 《法言·修身》:“何谓四重?曰: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
(2).重予,重加。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四出:“如犯约束,重行治罪。”
谓行列非一。 晋 左思 《吴都赋》:“山鸡归飞而来栖,翡翠列巢以重行。”
(1).谓再嫁。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寡陶婴》:“飞鸟尚然兮况於贞良,虽有贤雄兮终不重行。”
(2).重新开始。 鲁迅 《野草·死火》:“倘使你不给我温热,使我重行烧起,我不久就须灭亡。” 叶圣陶 《夜》:“她重行经验那天晚上那个人幽幽悄悄来报告恶消息时的况味。”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易易
很容易
荣禄固 操、 莽之才…待之恐不易易。——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邦人
(1).国人;百姓。《书·金縢》:“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按,《史记·鲁世家》作“国人”。 宋 沉辽 《和颖叔西园春宴》:“太守乐邦人,纵观迨时豊。” 清 方文 《东湖行》:“郡县有司既草草,邦人好事者亦少。”
(2).诸侯。《诗·小雅·沔水》:“嗟我兄弟,邦人诸友。” 毛 传:“邦人诸友,谓诸侯也。”
(3).乡里之人;同乡。《韩诗外传》卷十:“臣 麦丘 之邦人。” 宋 梅尧臣 《南阳谢紫微挽词》之三:“里社当存祀,邦人定立碑。” 明 高启 《死亭湾》诗:“邸吏惊赤綬,邦人候朱轮。” 清 吴廷华 《沉孝子行》:“我友哭子几丧明,邦人请旌留孝名。”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耳目
(1) 耳朵与眼睛;耳闻目睹
耳目之明,如是其狭也。——《荀子·君道》
耳目之福非浅
耳目灵光
(2) 监视人或为别人收集情报者
使者以从事为耳目。——《后汉书·朱浮传》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威仪
(1) 仪表威武严肃;军容整齐的
(2) 指随从
宋代,李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