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原文
二十挥篇翰,三十穷典坟。
辟书五府至,名为四海闻。
始从车骑幕,今赴嫖姚军。
契阔晚相遇,草戚遽离群。
悠悠行子远,眇眇川途分。
登高望燕代,日夕生夏云。
司徒拥精甲,誓将除国氛。
儒生幸持斧,可以佐功勋。
无言羽书急,坐阙相思文。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诗词问答
问: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的作者是谁?答:韦应物
问: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韦应物的名句有哪些?答:韦应物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韦应物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 书法图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189_46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参考注释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篇翰
犹篇章,篇简。一般指诗文。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二:“十五讽《诗》《书》,篇翰靡不通。” 唐 李德裕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八:“弱龄弄篇翰,出门结羣贤。”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 宋 自 绍兴 以来……百姓莫敢言喘, 放翁 恶得形诸篇翰以自取戾乎!” 谭献 《<唐诗录>序》:“丁巳之岁,游学京师……缘情感寓,不忘篇翰。”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三十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典坟
三坟五典的略语。泛指各种书籍
伫中区以立览,颐情志于典坟。——陆机《文赋》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辟书
征召的文书。 三国 魏 阮籍 《奏记诣太尉蒋济》:“开府之日,人人自以为掾属;辟书始下,而下走为首。”《陈书·孔奂传》:“司徒 王僧辩 先下辟书,引 奂 为左西曹掾,又除 丹阳 尹丞。” 宋 王安石 《送张仲容赴杭州孙公辟》诗:“忆我屡随游客入,喜君今赴辟书还。”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五府
(1).指 周 代的太府、玉府、内府、外府、膳府。《列子·周穆王》:“五府为虚,而臺始成。” 张湛 注:“《周礼》:太府掌九贡九职之货贿,玉府掌金玉玩好,内府主良货贿,外府主泉藏,膳府主四时食物者也。”
(2).即明堂。《北史·牛弘传》:“窃谓明堂者…… 黄帝 曰合宫, 尧 曰五府, 舜 曰总章,布政兴教,由来尚矣。”《太平御览》卷五三三引 唐 成伯玙 《礼记外传》:“ 唐 虞 为五府, 夏 谓太庙为世室, 殷 人谓路寝为重屋, 周 人谓五府为明堂。” 宋 范仲淹 《明堂赋》:“暨二帝之述焉,合五府而祭矣。”
(3).古代五官署的合称。所指不一。《汉书·赵充国传》:“后 临众 病免,五府復举 汤 。”《资治通鉴·汉宣帝神爵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併后将军府为五府。”《后汉书·张楷传》:“﹝ 楷 ﹞五府连辟,举贤良方正,不就。” 李贤 注:“五府,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车也。”《周书·晋荡公护传》:“ 保定 元年,以 护 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令五府总於天官。”《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五府,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也。”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称谓》:“五府:两参政,三枢密。”
(4).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从车
(1).扈从之车;跟从的车。《周礼·夏官·驭夫》:“驭夫尝驭贰车、从车、使车。”《左传·昭公元年》:“ 子干 奔 晋 ,从车五乘。”
(2).指媵妾。 宋 无名氏 《五国故事·后蜀孟氏》:“ 昶 ( 孟昶 )之母后,即 后唐 积庆公主 之从车也……颇务慈俭,常戒 昶 以固福寿为怀,而 昶 亦能禀之。”
(3).谓使车跟从。《庄子·列御寇》:“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 商 之所长也。”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嫖姚
(1).劲疾貌。 宋 杨万里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元 傅若金 《题张齐公祠》诗:“总説 霽云 能慷慨,兼闻 去病 最嫖姚。”
(2).指 霍去病 。 南朝 梁 范云 《效古》诗:“昔事前军幕,今逐 嫖姚 兵。”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二:“借问大将谁?恐是 霍嫖姚 。” 清 侯方域 《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 匈奴 未灭,何以家为?生平审处,岂后 嫖姚 。”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契阔
久别的情怀
死生契阔。——《诗·邶风·击鼓》
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后汉书·范冉传》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相遇
遇见,遇到
这些候选人在许多讲坛上相遇进行辩论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草戚
见“ 草蹙 ”。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离群
(1) 离开同伴;心性内向
他没有离群或冷漠的性格
(2) 倾向于避免社交
自绝于社会的离群的男人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行子
〈方〉∶指不喜欢的人或物
快把那行子扔了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眇眇
(1).微末。《书·顾命》:“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 孔 传:“眇眇,微也。”《汉书·文帝纪》:“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於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餘年矣。” 颜师古 注:“眇眇,犹言细末也。” 三国 魏 曹植 《仲雍哀辞》:“彼孤兰之眇眇,亮成榦其毕荣。” 唐 皮日休 《晋文公不合取阳樊论》:“臣 重耳 以眇眇之德,处专征之任。”
(2).孤单无依貌。《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王逸 注:“言己放流,不得内竭忠诚,外尽形体,东西眇眇,无所归附也。” 宋 曾巩 《泰山谢雨文》:“臣愚,行为时之所背,言为时之所轻。寡儔少知,眇眇煢煢。” 林百举 《悲愤》诗之十:“眇眇梅孤鹤瘦身,登楼四望独愴神。”
(3).辽远;高远。《楚辞·九章·悲回风》:“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洪兴祖 补注:“眇眇,远也。”《文选·陆机<文赋>》:“心懍懍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李善 注:“眇眇,高远貌。”《魏书·儒林传·徐遵明》:“是故眇眇四方,知音之类,延首慕德,跂踵依风。” 明 唐寅 《刘太仆墓志铭》:“仰止高山,恋餘光之眇眇。”
(4).眯眼远望貌。《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王逸 注:“眇眇,远视貌。”
(5).风吹动貌;飘动貌。 汉 张衡 《思玄赋》:“云霏霏兮绕余轮,风眇眇兮震余旟。”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十七:“云容衣眇眇,风韵曲泠泠。”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川途
亦作“ 川涂 ”。亦作“ 川涂 ”。1.道路,路途。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岂伊川途念,宿心愧将别。”《宋书·沉攸之传》:“而 攸之 密邇内畿,川涂弗远。”
(2).指水路。 唐 刘长卿 《越江西湖上赠皇甫曾之宣州》诗:“莫恨扁舟去,川途我更遥。” 宋 梅尧臣 《舟中闻蛩》诗:“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 明 王问 《自山中泛湖归》诗:“川涂风浪平,沿流弄清浅。”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高望
(1).登高远望。《史记·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唐 司空曙 《送郑况往淮南》诗:“登树因高望,停橈放溜閒。” 明 傅汝舟 《屴崱峰酬陈子惟濬》诗:“秋日同高望,秋空指顾间。”
(2).高门望族。《北齐书·祖珽传》:“ 珽 推崇高望,官人称职,内外称美。” 清 恽敬 《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自古高望华阀,品升于朝,门地著于天下。”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燕代
战国 时 燕国 、 代国 所在地。泛指今 河北 西北部和 山西 东北部地区。《史记·陈涉世家》:“ 赵 ,南据 大河 ,北有 燕 代 。” 唐 韦应物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诗:“登高望 燕 代 ,日夕生夏云。” 宋 陆游 《上殿札子》之三:“使虏果有变,大则扫清 燕 代 ,復列圣之仇;次则平定 河 洛 ,慰父老之望。” 清 顾炎武 《居庸关》诗:“ 燕 代 经过多感慨,不关游子思风烟。”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日夕
(1) 日夜
日夕策马,侯权者之门。——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近黄昏时;傍晚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司徒
(1).官名。相传 少昊 始置, 唐 虞 因之。 周 时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 汉哀帝 元寿 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 东汉 时改称司徒。历代因之, 明 废。后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 明 伊耕 《春怀》诗:“转输坐见司徒急,经略亲看相国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选诗 云间 ,征文 白下 ,新登復社之坛。” 王季思 注:“父名 恂 ,官至户部尚书。这职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因此称他作司徒。”参阅《通志·职官二》、《续通典·职官二》。
(2).复姓。 五代 时有 司徒诩 。见《旧五代史·周书》本传。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精甲
精兵
水军精甲。——《资治通鉴》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国氛
古代迷信的说法。称国中出现的预示吉凶的云气为国氛。《国语·楚语上》:“先君 庄王 为 匏居 之臺,高不过望国氛,大不过容宴豆。” 韦昭 注:“氛,祲气也。” 章炳麟 《咏南海康氏》诗:“北上 金臺 望国氛,‘对山救我’带犹存。”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儒生
指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后来泛指读书人
云间有儒生 莫后光见之。——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持斧
《汉书·王訢传》:“ 武帝 末,军旅数发,郡国盗贼羣起,绣衣御史 暴胜之 使持斧逐捕盗贼,以军兴从事,诛二千石以下。”后以“持斧”指执法或皇帝派出的御史等执法之官。 唐 沉亚之 《上家官书》:“顾世之持斧之士,安足以摹哉!” 宋 王禹偁 《贺冯起张秉二舍人》诗:“绣衣脱后休持斧,珠履抛来免过厅。”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可以
(1) 表示可能或能够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表示许可
现在你可以走了
(3) 不坏;还好
她的英语还可以
(4) 很;厉害
这真闲得可以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功勋
功绩。尤指对国家、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
建立功勋
功勋卓著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羽书
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唐代,韦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