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作者:严维 朝代:唐代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原文
天阴行易晚,前路故人居。
孤棹所思久,寒林相见初。
闲灯忘夜永,清漏任更疏。
明发还须去,离家几岁除。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诗词问答
问: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的作者是谁?答:严维
问: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严维的名句有哪些?答:严维
全唐诗:卷263_14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参考注释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天阴
谓天色阴沉。《宋书·五行志二》:“ 太康 五年六月旱。此年正月,天阴,解而復合。” 唐 高适 《苦雪》诗之一:“二月犹北风,天阴雪冥冥。”《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不怕夜黑天阴,看着那人家是明亮亮的。”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前路
(1) 前面的道路
(2) 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
茫茫前路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孤棹
亦作“ 孤棹 ”。独桨。借指孤舟。 唐 长孙佐辅 《杭州秋日别故友》诗:“独随孤櫂去,何处更同衾。” 宋 徐铉 《送黄秀才姑熟辟命》诗:“水云孤棹去,风雨暮春寒。” 明 姚潜 《叶南屏田梅岑携樽过访同家舒恭侄赋》诗:“孤棹愁中去,清歌醉后听。” 柳亚子 《为香凝先生题画》诗:“缘溪孤櫂夷犹去,人与归鸦共渺绵。”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所思
(1).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诗:“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明 刘基 《杂诗》:“欲采寄所思,不惮道路远。”
(2).泛指思考。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音乐者在有所思有所感的时候,他便连缀若干声音把他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寒林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相见
彼此会面
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夜永
夜长;夜深。多用于诗中。 唐 戴叔伦 《白苎词》:“美人不眠怜夜永,起舞亭亭乱花影。” 唐 张乔 《雨中宿僧院》诗:“夜永楼臺雨,更深江海人。”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清漏
(1).清晰的滴漏声。古代以漏壶滴漏计时。 南朝 宋 鲍照 《望孤石》诗:“啸歌清漏毕,徘徊朝景终。” 唐 王昌龄 《长信秋词》之一:“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明 杨慎 《斋房春夕》诗:“隐隐闻清漏,迢迢出 建章 。”
(2).借指时间。《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惟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发还
把收来的东西还回去
发还原单位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岁除
年终的一天;除夕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唐· 孟浩然《岁幕归南山》
严维,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