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登石舫】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泛舟登石舫]泛舟登石舫原文
月牖居然迥,风帆了不移。
换舟仍隔岸,登陆复临涯。
水态云容静,浮深泳广宜。
桡声去远寂,离即一为思。
[泛舟登石舫]诗词问答
问:泛舟登石舫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泛舟登石舫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泛舟登石舫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泛舟登石舫]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四
[泛舟登石舫]参考注释
[泛舟登石舫]居然
表示出乎意料
这么重的担子,他居然挑着走了二十里
[泛舟登石舫]风帆
亦作“ 风颿 ”。 1.船帆。 清 林则徐 《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转眸已失 大小虎 ,须臾 沙角 风颿收。” 郭风 《叶笛集》:“我看见无数的双桅船,以它们的高耸的桅杆、红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风帆,张起或卷下的风帆,来装饰你的港口。”
(2).指张帆乘风而行的船。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严程迫风帆,劈箭入高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三高亭记改本》:“尝试倚楹而望,水光浮空,云日上下,风颿烟艇,飘忽晦明。” 明 张煌言 《怀王媿两少司马徐闇公沉复斋中丞》诗:“南望 铜陵 又一山,风颿千尺鲸波间。” 艾芜 《海岛上》:“屋外一望无际的淡蓝色海面和几只茶褐色风帆,便像壁间的大画幅一样,明静而清新地摆在我的眼前。”
[泛舟登石舫]了不
绝不;全不。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宋 苏轼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 金 元好问 《忻州天庆观重建功德记》:“鹤既至,翔舞阶庭,了不惊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清僧》:“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
[泛舟登石舫]隔岸
指河的对岸。 宋 秦湛 《谒金门》词:“隔岸数声初过櫓,晚风生碧树。” 明 冯梦龙 《挂枝儿·不凑巧》:“你看隔岸上的桃花也,教我怎生样去採。”
[泛舟登石舫]水态
犹言水上景色。 唐 苏颋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山光积翠遥疑逼,水态含青近若空。” 唐 杜牧 《齐安郡晚秋》诗:“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清 何绍基 《别济南》诗之二:“水态山容似客忙,谁从渔父问行藏。”
[泛舟登石舫]远寂
指边远冷落的地方。 北周 庾信 《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侯莫陈道生墓志铭》:“凝阴远寂,广漠平寒。沙穷瀚海,地尽皋兰。”
[泛舟登石舫]离即
不急不忙,时断时续。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秋芙传》:“在离即之间,犹是读书人吐属也。” 清 薛福成 《浙东筹防录》卷一:“语气在离即之间。”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