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西峰寺】作者:陈镒 朝代:元代
[再游西峰寺]再游西峰寺原文
西峰清净地,塔下有僧居。
曾见宝花座,多留贝叶书。
禅师能伏虎,长者解观鱼。
来此求无相,尘心顿豁如。
[再游西峰寺]诗词问答
问:再游西峰寺的作者是谁?答:陈镒
问:再游西峰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再游西峰寺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陈镒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镒
[再游西峰寺]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再游西峰寺]参考注释
[再游西峰寺]清净
(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再游西峰寺]僧居
僧舍;佛寺。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身荣难忘借僧居,愁来犹记题诗处。”
[再游西峰寺]花座
即莲座。莲花形的佛像台座。 唐 李顾行 《上元县开善寺修誌公和尚堂石柱记》:“公乃减清俸,解上服,命修珠帐,饰花座。” 唐 皇甫湜 《石佛谷》诗:“花座五云扶,玉毫六虚射。”
[再游西峰寺]贝叶书
指佛经。 唐 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閒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元 胡助 《爱松轩》诗:“袈裟坐其下,自读贝叶书。” 清 全祖望 《大佛牙曲》:“缅维万几暇,有时不废贝叶书。”
[再游西峰寺]禅师
敬辞称和尚,尤指有德行的和尚
法海禅师
[再游西峰寺]伏虎
降服猛虎,比喻战胜 * 势力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 * 《蝶恋花·答李淑一》
[再游西峰寺]长者
(1) 年纪大、辈份高的人
伤长者之意。——《战国策·燕策》
为长者折枝。——《孟子·梁惠王上》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唐· 杜甫《兵车行》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指有德行的人
忠厚长者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君为长者。——《战国策·魏策》
(3) 显贵的人
[再游西峰寺]观鱼
见“ 观渔 ”。
[再游西峰寺]无相
(1).无人扶助。《左传·僖公十五年》:“《归妹》之《睽》,犹无相也。” 杜预 注:“《归妹》,女嫁之卦;《睽》,乖离之象,故曰无相。相,助也。” 陆德明 释文:“相,息亮反。”《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 孔颖达 疏:“相,谓扶相。”
(2).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 南朝 梁 萧统 《和梁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诗》:“神心鉴无相,仁化育有为。” 唐 姚合 《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惟师説始真。”
(3).没有福相。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
[再游西峰寺]尘心
指凡俗之心,名利之念。 唐 白居易 《冯阁老处见与严郎中酬和诗因戏赠绝句》:“纵有旧游君莫忆,尘心起即堕人间!” 宋 梅尧臣 《送昙颖上人往庐山》诗:“尘心古难洗,瀑布垂秋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寳玉 听到这里,又觉尘心一动,连忙敛神定息,微微的笑道:‘据你説来,我是有造化的。’” 孙犁 《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我红尘观念很重,尘心很重。”
[再游西峰寺]顿豁
突然开朗;突然明朗。 唐 罗隐 《和禅月大师见赠》:“高僧惠我七言诗,顿豁尘心展白眉。” 清 吴锡麒 《韬光庵》诗:“顿豁登高目,江湖夕照明。”
元代,陈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