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唐州杨八归厚】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寄唐州杨八归厚]寄唐州杨八归厚原文
淮安古地拥州师,画角金饶旦夕吹。
浅草遥迎鹔鹴马,春风乱飐辟邪旗。
谪仙年月今应满,戆谏声名众所知。
何况迁乔旧同伴,一双先入凤凰池。
[寄唐州杨八归厚]诗词问答
问:寄唐州杨八归厚的作者是谁?答:刘禹锡
问:寄唐州杨八归厚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寄唐州杨八归厚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刘禹锡的名句有哪些?答:刘禹锡
全唐诗:卷361-12
[寄唐州杨八归厚]参考注释
[寄唐州杨八归厚]淮安
江苏省淮阴市属县。位于省中部偏北,人口112万。为苏北主要水利枢纽。 * 的故乡
[寄唐州杨八归厚]画角
古管乐器。传自 西羌 。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南朝 梁简文帝 《折杨柳》诗:“城高短簫发,林空画角悲。” 唐 陈子昂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水浒传》第十二回:“将臺两边左右列着三五十对金鼓手,一齐发起擂来,品了三通画角,发了三通擂鼓,教场里面谁敢高声。” 廖仲恺 《青玉案·泉州道中纪见》词:“西风画角悲征戍,人意也消何处?”
[寄唐州杨八归厚]旦夕
早晨和晚上,比喻很短的时间
危在旦夕
旦夕奉问起居。——《汉书·李广苏建传》
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寄唐州杨八归厚]鹔鹴
见“ 鷫鷞 ”。
[寄唐州杨八归厚]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寄唐州杨八归厚]辟邪旗
绣有辟邪神兽的旗帜。古代仪卫旗仗之一种。《隋书·礼仪志三》:“第三团,白丝连明光甲、铁具装、素缨拂,建辟邪旗。”《新唐书·仪卫志上》:“第一辟邪旗,左右金吾卫折衝都尉各一人主之,皆戎服大袍,佩弓箭、横刀、骑。” 唐 杜牧 《杜秋娘》诗:“红粉羽林杖,独赐辟邪旗。”
[寄唐州杨八归厚]谪仙
亦作“ 謫僊 ”。1.谪居世间的仙人。常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南齐书·高逸传·杜京产》:“ 永明 中 会稽 钟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养鼠数十头,呼来即来,遣去便去。言语狂易。时谓之‘謫仙’。” 唐 李白 《玉壶吟》:“世人不识 东方朔 ,大隐 金门 是謫仙。”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吴彩鸾所写之书》:“ 吴彩鸞 ,世传謫仙也。”
(2).专指 李白 。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师,舍於逆旅。 贺监 知章 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復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謫仙’。” 唐 韩愈 《石鼓歌》:“ 少陵 无人 謫僊 死,才薄将奈石鼓何!”一本作“ 謫仙 ”。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李太白》:“故 李謫仙 《吹笛》诗:‘ 黄鹤楼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
(3).借指被谪降的官吏。 唐 刘禹锡 《寄唐州杨八归厚》诗:“謫仙年月今应满,戇諫声名众所知。”
见“ 謫仙 ”。
[寄唐州杨八归厚]年月
1.年和月,泛指时间。 2.时代。 3.岁月;日子。
[寄唐州杨八归厚]声名
名声;名誉
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小二黑结婚》
[寄唐州杨八归厚]所知
(1) 已掌握的知识
所知不多
(2) 指相识的人
他所知的只是有限的几个人
[寄唐州杨八归厚]何况
(1) 不消说
一项改革都会经过不少曲折,更何况一场革命
(2) 更加
学好本民族的语言尚且要花许多力气,何况学习另一种语言呢
(3) 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况且]
何况供百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你去接他一下,这儿不好找,何况他又是第一次来
[寄唐州杨八归厚]迁乔
(1).语出《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谓鸟从低处迁往高处。 南朝 梁 刘孝绰 《咏百舌》:“迁乔声迥出,赴谷响幽深。” 唐 李峤 《莺》诗:“写囀清弦里,迁乔暗木中。” 唐 孙昌胤 《清明》诗:“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2).比喻人的地位上升。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中华有顾瞻之哀,幽谷无迁乔之望。”《陈书·陈宝应传》:“起家临郡,兼昼绣之荣;裂地置州,假藩麾之盛。自谷迁乔,孰復为拟?” 唐 卢肇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诗:“忽忝专城奉六条,自怜出谷屡迁乔。”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坐湿青衫》:“教坊中声名久标,便于归须从俊髦,出幽谷正宜及早,从今夜好迁乔。”
(3).犹乔迁。 清 李调元 《题李鹤林<听莺图>兼求墨兰》诗:“ 惕斋 始迁乔,种花满书屋。”
[寄唐州杨八归厚]同伴
伴侣,同行者。今指在一起工作或生活的人
[寄唐州杨八归厚]一双
(1).用于成对的两人或两物。《礼记·少仪》:“其禽加於一双,则执一双以将命。”《史记·项羽本纪》:“我持白璧一双,欲献 项王 ,玉斗一双,欲与 亚父 。” 唐 李贺 《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元 张国宾 《薛仁贵》楔子:“一双父母在堂,我不肯做庄农的生活。” 老舍 《正红旗下》一:“那是一双何等毫无道理的眼睛啊!见到人……她的眼总是瞪着。”
(2). 唐 时 南诏 耕地,五亩为一双。见《新唐书·南诏传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称地为双》引《云南杂志》:“其佃作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而后驱之。犁一日,为一双,约有中原四亩地。”
(3).佛教称两年半为一双。《法苑珠林》卷三:“三月为一时,两时为行;一行即半年六月也,两行为一年,两年半为一双。”
[寄唐州杨八归厚]凤凰池
(1).禁苑中池沼。 魏 晋 南北朝 时设中书省于禁苑,掌管机要,接近皇帝,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晋书·荀勗传》:“ 勗 久在中书,专管机事。及失之,甚罔罔悵悵。或有贺之者, 勗 曰:‘夺我凤凰池,诸君贺我邪!’” 南朝 梁 范云 《古意赠王中书》诗:“摄官青琐闥,遥望凤凰池。”
(2). 唐 代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多以“凤凰池”指宰相职位。 唐 刘禹锡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五驱龙虎节,一入凤凰池。”《冷庐杂识·进士归班》引 宋 危稹 《妇叹》诗:“记得 萧郎 登第时,谓言即入凤凰池。”
(3).池水的美称。 唐 李绅 《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诗:“香径草中迴玉勒,凤凰池畔泛金樽。”亦指仙池。 宋 王禹偁 《罗思纯鹤毙为四韵吊之》:“埋瘞肯同鸚鵡塚,飞鸣不到凤凰池。”
(4).砚名。 宋 米芾 《砚史·样品》:“余尝以紫石作之,有上圆下方,於圆纯上刊两窍置笔者,有如凤字两足者,独此甚多,所谓凤凰池也。”
刘禹锡,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