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作者:强至 朝代:宋代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原文
宫壶移刻对延英,文帝从容问贾生。
儒馆旋承恩诏入,士林尤说御批荣。
丹山凤出宁无种,沧海鹏抟遂有程。
渐待青毡归旧物,区区羲献漫家声。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诗词问答
问:《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强至的名句有哪些?答:强至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参考注释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宫壶
(1).即宫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眠香》:“盼到灯昏玳筵收,宫壶滴尽莲花漏。”
(2).借指时刻。 宋 杨缵 《一枝春·除夕》词:“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参见“ 宫漏 ”。
(3).御酒。壶为盛酒器,用以指代酒。 宋 苏轼 《卧病逾月请郡不许复直玉堂十一月一日锁院是日苦寒诏赐宫烛法酒书呈同院》诗:“分光御烛星辰烂,拜赐宫壶雨露香。” 王文诰 辑注:“ 欧阳公 诗:‘宫壶日赐新拨醅。’”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移刻
一会儿。谓时间短暂。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二:“京师昼晦如墨,移刻而止。”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而陛下翻然改命,曾不移刻。”《金史·五行志》:“有鹤千餘翔于殿庭,移刻乃去。”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延英
见“ 延英殿 ”。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从容
(1) 悠闲舒缓
听小子从容的表白出来。——《初刻拍案惊奇》
从容应付
(2) 充裕;宽裕
时间从容
(3) 休息
神僧且从容一日。——《西游记》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贾生
指 汉 贾谊 。 汉 桓宽 《盐铁论·箴石》:“ 贾生 有言曰:‘恳言则辞浅而不入,深言则逆耳而失指。’” 唐 杜甫 《久客》诗:“去国哀 王粲 ,伤时哭 贾生 。” 吕志伊 《过黔楚界喜晴》诗:“既倒狂澜难遽挽,上书徒抱 贾生 忧。”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儒馆
泛指古代的学术、文化机构。如太学、昭文馆、集贤院之类。《后汉书·章帝纪赞》:“儒馆献歌,戎亭虚候。” 宋 秦观 《辞史官表》:“况儒馆之中资任高於臣者不少。” 宋 陆游 《除宝谟阁待制谢表》:“岂期垂尽之时,更被非常之遇,置之儒馆,命以信书。”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恩诏
帝王降恩的诏书。 晋 羊祜 《让开府表》:“臣伏闻恩詔,拔臣使同台司。”《南史·王藻传》:“若恩詔难降,披请不申,便当刊肤剪髮,投山窜海。” 唐 岑参 《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诗:“迎亲辞旧苑,恩詔下储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 卜子修 如奉恩詔一般,才敢把第二条腿拿了进来,顺手关上车门。”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士林
学术界、知识界
他交游甚广,认识不少士林中的人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御批
皇帝的批示。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代宗 称叹良久。御批曰:‘ 沙吒利 宜赐绢二千匹, 柳氏 却归 韩翊 。’” 明 张居正 《请宥言官以彰圣德疏》:“伏奉御批:‘ 石星 这廝,恶言訕上,好生无理,著锦衣卫,拏在午门前,著实打六十棍,为民当差,不许欺纵。’臣一闻此旨,不胜惊骇。”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丹山
(1).南方当日之地。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非 丹山 之赫曦,闻琴瑟之空音。”参见“ 丹穴 ”。
(2).古谓产凤之山名。《吕氏春秋·本味》:“ 流沙 之西, 丹山 之南,有凤之丸, 沃 民所食。”《说唐》第十三回:“凤翅展 丹山 ,天下咸欣瑞兆。”参见“ 丹穴 ”。
(3).山名。在今 湖北 宜都县 西。《北堂书钞》卷一五一引 晋 袁山松 《宜都记》:“郡西北四十里有 丹山 。山间时有赤气笼林,岭如丹色,因名 丹山 。”
(4).地名。指 丹州 ,在今 陕西 宜川县 东北。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校战 丹山 ,移营 白璧 。” 倪璠 注:“ 丹山 , 丹州 。”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无种
(1).没有种子。《管子·禁藏》:“赐鰥寡,振孤独,贷无种,与无赋,所以劝弱民。”按,此指无谷物种子的农户。 元 陈樵 《空翠堂》诗:“息石长年依砌活,茯苓无种入阶生。”
(2).犹言绝后代。《史记·汲郑列传》:“ 黯 数质责 汤 於上前,曰:‘……何乃取 高皇帝 约束纷更之为?公以此无种矣。’”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白敏中 ﹞曰:‘…… 顥 不乐为国婚,衔臣入骨髓。臣在中书, 顥 无如臣何,自此必媒孽臣短,死无种矣。’”
(3).谓没有血统相传关系。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知长生之可得,僊人之无种耳。” 明 杨柔胜 《玉环记·富童谮非》:“穷通算来各有时,将相本无种。”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沧海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鹏抟
鹏展翅盘旋而上。比喻人之奋发有为。语本《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公行状》:“凤鸣千仞,鹏摶万里。” 宋 陆游 《答抚州发解进士启》:“将鹏摶於宦海,姑鸿渐於名场。”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完聚》:“幸今日鹏摶羽翰,曾浴日补天。” 清 戴名世 《<天籁集>序》:“至於 仁甫 诗餘之雋妙,则当 元 时已有称为如鹏摶九霄。”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有程
有期限;有定额。 汉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官作自有程,与筑谐汝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 淮南 全椒县 有 丁新妇 者,本 丹阳 丁氏 女,年十六,适 全椒 谢 家。其姑严酷,使役有程。不如限者,仍便笞捶不可堪。”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青毡
亦作“ 青毡 ”。 1.青色毛毯。 三国 魏 曹操 《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锦裘二领……青氊牀褥三具。” 唐 白居易 《偶眠》诗:“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氊。” 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醉卧枕敧树,寒坐展青毡。” 艾芜 《回家》:“緑色的藤叶就像一大张青毡似的铺在地上。”
(2).指青毡制品。如帐篷、帽冠等物。 宋 陆游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词:“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 清 查慎行 《雪中戴青毡大帽上顾见大笑口占纪之》:“大于暖耳覆双肩,冰雪骑驴二十年。今日重蒙天一笑,白头还恋旧青氊。”
(3).见“ 青毡故物 ”。
(4).指清寒贫困者。亦指清寒贫困的生活。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岂期陛下軫念青氊,重升黄阁。”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闺叙》:“卑人緑螘一生,青毡半世。志存丘壑,梦断巖廊。” 清 曹寅 《西轩赋送南村还京兼怀安侯姊文冲谷四兄》诗之一:“朱紱聊通隐,青氊尽絜家。” 李光 《集诗述感》诗:“门巷萧条酬应懒,英雄末路一青毡。”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旧物
(1) 古代的遗物,特指典章文物
(2) 指原有的国土
还归旧物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区区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羲献
晋 代书法家 王羲之 、 王献之 父子二人的并称。 唐 张怀瓘 《书断》:“妙极於笔者 羲 献 ,精穷於实者 籀斯 。” 唐 李都 《戏答朝士》诗:“应笑 钟 张 虚用力,却教 羲 献 枉劳魂。”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漫家
不受门户限制的学派。 唐 元结 《漫论》:“九流百氏,有定限耶?吾自分张,独为漫家。”
宋代,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