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其六】作者:何吾驺 朝代:明代
[竹枝词·其六]竹枝词·其六原文
稚子门前唱竹枝,花下佳人送和词。
祇是闻声听不得,依稀犹似怨将离。
[竹枝词·其六]诗词问答
问:竹枝词·其六的作者是谁?答:何吾驺
问:竹枝词·其六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何吾驺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吾驺
[竹枝词·其六]注释
1. 押支韵
[竹枝词·其六]参考注释
[竹枝词·其六]稚子
幼儿;小孩子
稚子绕膝
[竹枝词·其六]竹枝
(1).竹子的小枝。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 刘沧 《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 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 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 金陵 纪青 ……女名 映淮 ,字 阿男 ,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 谢 女雪飞香。’”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竹枝词·其六]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怀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干的人
[竹枝词·其六]闻声
(1).听到声音。 前蜀 毛文锡 《喜迁莺》词:“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 李木庵 《制宪》诗:“总纂加工宜努力,梦中删稿尚闻声。”
(2).听到消息。 柯岩 《奇异的书简·天涯何处无芳草》:“儿子的朋友闻声也都抢着来传阅。”
声名。《南史·任昉传》:“ 褚彦回 尝谓 遥 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由是闻声藉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立枷》:“当时人心大快, 佐 以此得縉绅闻声。”
[竹枝词·其六]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竹枝词·其六]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竹枝词·其六]将离
芍药的别名。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 牛亨 问曰:‘将离别,赠之以芍药者何?’答曰:‘芍药一名将离,故将别以赠之。’” 清 钱谦益 《德水送芍药》诗:“莫作《离骚》香草看, 楚 臣肠断是将离。”
何吾驺,明代,竹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