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比梅三绝】_潘桂 | 宋代

【比梅三绝】作者:潘桂 朝代:宋代

[比梅三绝]比梅三绝原文

功名高并蜀山苍,已矣封州道路长。
岁晚凛然何所以,暗香疏影正昏黄。

[比梅三绝]诗词问答

问:比梅三绝的作者是谁?答:潘桂
问:比梅三绝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潘桂的名句有哪些?答:潘桂

[比梅三绝]潘桂比梅三绝 书法图

【比梅三绝】_潘桂 | 宋代
比梅三绝书法作品

[比梅三绝]参考注释

[比梅三绝]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比梅三绝]蜀山

蜀 地山岳的泛称。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蜀 江水碧 蜀 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唐 温庭筠 《锦城曲》:“ 蜀 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縈九折。” 元 雅琥 《送赵宗吉编修代祀西岳》诗:“ 蜀 山千丈雪, 秦 岭万重云。”

[比梅三绝]已矣

(1)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比梅三绝]道路

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人生道路

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比梅三绝]凛然

(1) 恐惧、畏惧

众官凛然

(2) 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

凛然正气

[比梅三绝]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比梅三绝]暗香疏影

宋 林逋 《山园小梅》诗之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后遂以“暗香疏影”为梅花的代称。 宋 辛弃疾 《和傅岩叟梅花》:“月澹黄昏欲雪时,小窗犹欠岁寒枝。暗香疏影无人处,唯有 西湖处士 知。”

[比梅三绝]昏黄

黄昏;形容天色、灯光等呈幽暗的黄色或有风沙的天色

日落的时候,天地间一片昏黄

,

【比梅三绝】_潘桂 | 宋代
  • 【侍香金童】_佚名 | 宋代
  • 【侍香金童】_佚名 | 宋代 >> 【侍香金童】_佚名 | 宋代...

    【比梅三绝】_潘桂 | 宋代
  • 【大衍易吟四十首】_方回 | 宋代
  • 【大衍易吟四十首】_方回 | 宋代 >> 【大衍易吟四十首】_方回 | 宋代...

    【比梅三绝】_潘桂 | 宋代
  • 【和董令升舍人】_王之道 | 宋代
  • 【和董令升舍人】_王之道 | 宋代 >> 【和董令升舍人】_王之道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