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和之四皓图】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马和之四皓图]马和之四皓图原文
肥遁商颜物外游,出山画筴自留侯。
司勋卓识空千古,不拟安刘拟灭刘。
[马和之四皓图]诗词问答
问:马和之四皓图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马和之四皓图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马和之四皓图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马和之四皓图]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五
2. 卷中题者数十人率元明间名迹其论四皓类以避秦安汉为言识力无能出杜牧右因题是诗为之拈出尝谓咏古者宜具卓识若杜牧者似之然盈之不废自是高帝意所素定无藉四老翁调护力也不然当楚汉相持时于太公尚请分一杯羹果令牵于溺爱其废盈而立知意何所顾惜岂留侯谏叔孙太傅以死争举不能得而独惊此四老人谓羽翼已成有是理耶盖高后同起草昧盈其长子且无失德高帝之不废盈于义自正右袒之祸非所逆料楚歌楚舞宫阃秘事安从而传之迁史多喜奇术其纪留侯事尤多怪然则此四人者得非圯上老人赤松黄石者流耶诗题于石渠宝笈成书后俟入续函旧题称二杨今惟老铁一篇杨载五言未知何时割去惜无从觅真迹补完耳
[马和之四皓图]参考注释
[马和之四皓图]肥遁
同“ 肥遯 ”。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知足者则能肥遁勿用,頣光山林。”《魏书·逸士传序》:“而肥遁不及,代有人矣。” 唐 牟融 《登环翠楼》诗:“我亦人间肥遁客,也将踪跡寄林丘。”《旧唐书·隐逸传序》:“退无肥遁之贞,进乏济时之具。” 宋 王禹偁 《送晁监丞赴婺州关市之役》诗:“又不见 张生 狂醉恋 扬州 ,冬瓜堰下甘肥遁。” 明 唐顺之 《书<秦风·蒹葭>三章后》:“抑亦以 秦 之不足与而优游肥遁,若后来凿坏羊裘之徒者在当时固已有人歟!”
[马和之四皓图]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马和之四皓图]出山
(1) 到山外去
(2) 旧指隐士出任官职。借指出来主持某种事务或担任某种职务
[马和之四皓图]自留
自己留着
自留备耕
[马和之四皓图]司勋
(1).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主管功赏之事。 北周 因 周 制置司勋,掌六勋之事。 隋 置司勋侍郎,属吏部。 唐 宋 改为郎中, 明 清 称稽勋司, 清 末废。参阅《唐六典》卷二、《清通典·职官二》。
(2).指 杜牧 。 牧 尝为司勋员外郎,故称。 宁调元 《柬蜕庵三什》诗之三:“多谢司勋能薄倖,几回惆悵欲归时。”
[马和之四皓图]卓识
高超的见识
[马和之四皓图]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马和之四皓图]不拟
不料。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八出:“老身大的孩儿 必达 ,不曾婚娶。半月前有媒婆来,曾説亲,不拟三言两句,便説成就。” 明 刘基 《春日杂兴》诗之七:“病来只盼春风到,不拟春风晓更寒。”
[马和之四皓图]安刘
指 汉 初 商山 四皓辅助太子,安定 刘 氏江山之事。 唐 白居易 《题四皓庙》诗:“卧逃 秦 乱起安 刘 ,舒捲如云得自由。” 唐 杜牧 《题商山四皓庙》诗:“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 刘 是灭 刘 。” 清 袁绶 《咏史》:“四皓安 刘 非助 吕 , 戚姬 空自泪纵横。”详“ 四皓 ”。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