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九日】_方岳 | 宋代

【九日】作者:方岳 朝代:宋代

[九日]九日原文

把住秋云绕菊篱,野情未觉老垂垂。
古今不遇岂惟我,风雨相过莫问谁。
未郭索前空有酒,自陶潜后久无诗。
底须计较明年健,只麽悠然自一奇。

[九日]诗词问答

问:九日的作者是谁?答:方岳
问:九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岳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岳

[九日]参考注释

[九日]把住

(1).控制住,掌握牢。《朱子语类》卷二:“如实有一物,把住、放行在我手里,不是漫説‘收其放心’,某盖尝深体之。此箇大头脑本非外面物事,是我元初本有底。”

(2).守卫,守住。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令人传我的号令去,着下将军 韩厥 把住府门。”

[九日]菊篱

蓠边的菊花。语本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唐 李郢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诗:“莲沼昔为 王俭 府,菊篱今作 孟嘉 杯。” 宋 戴复古 《沉庄可号菊花山人》诗:“连岁修茅屋,三秋绕菊篱。” 元 萧国宝 《次韵寄梵天方丈古岩》:“剖破菊篱花雨散,心归 莲社 色身空。”

[九日]野情

(1).不受世事人情拘束的闲散心情。 唐 包佶 《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诗:“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真。” 明 文徵明 《夏意》诗:“白日幽深茅屋静,野情萧散薴袍宽。” 清 黄景仁 《舟中咏怀》:“殊悲生事薄,聊觉野情胜。”

(2).天然情趣。 朱自清 《欧游杂记·巴黎》:“﹝花园﹞又整洁,又玲珑,教人看着赏心悦目;可是没有野情。”

[九日]垂垂

(1) 形容垂下、降下

(2) 渐渐

垂垂老矣

[九日]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九日]不遇

(1)

不得志;不被赏识

怀才不遇

(2)

没碰到

可又有一说不遇艰难,不显好处

[九日]岂惟

见“ 岂唯 ”。

[九日]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九日]相过

(1).谓太阳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半。《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 杜预 注:“二分日夜等,故言同道。二至长短极,故相过。” 杨伯峻 注:“ 谈迁 《国榷》引 明 李天经 曰:‘太阳行黄道中线,迨二分而黄道与赤道相交,是为同道。二至则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是谓相过。’”

(2).互相超越。《管子·治国》:“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文子·自然》:“如此即万物一齐无由相过。” 宋 苏轼 《儒者可与守成论》:“德既无以相过,则智胜而已矣。”

(3).互相往来。《商君书·兵守》:“故曰慎使三军无相过,此盛力之道。” 汉 张衡 《西京赋》:“若夫 翁伯 、 浊 、 质 、 张里 之家,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东京 公侯,壮何能加!” 唐 韩愈 《长安交游者赠孟郊》诗:“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

[九日]郭索

(1).螃蟹爬行貌。亦指蟹爬行时的声音。 汉 扬雄 《太玄·锐》:“蟹之郭索,心不一也。” 司马光 集注:“ 范 曰:‘郭索,多足貌。’ 王 曰:‘郭索,匡禳也。’ 吴 曰:‘匡禳,躁动貌。’”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 庐山 偃蹇坐吾前,螃蟹郭索来酒边。” 清 谭嗣同 《菊花石秋影砚铭》:“郭索郭索,墨声如昨。”自注:“池有半蟹,其半掩於叶,名之曰秋影。”

(2).借指蟹。 唐 陆龟蒙 《和袭美见寄海蟹》:“自是 扬雄 知郭索,且非 何胤 敢餦餭。” 宋 杨万里 《以糟蟹洞庭柑送丁端叔端叔有诗因和其韵》:“驱使木奴供露颗,催科郭索献霜螯。” 清 赵翼 《醉蟹》诗:“霜天稻熟郭索行,双螯抝折香珠秔。”

(3).颤抖貌。 元 吕起猷 《又用昙字韵》:“竹委长身寒郭索,松埋短髮老 瞿曇 。”

[九日]空有

(1).佛教语。空,指法性;有,指幻相。谓相反相成的真俗两谛。《佛地经论》卷四:“菩萨藏,千载已前,清净一味,无有乖諍;千载已后,乃兴空有二种异论。”《后汉书·西域传论》:“详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 李贤 注:“不执著为空,执著为有;兼遣谓不空不有,虚实两忘也。”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二諦现空有之津,二智包权实之底。” 宋 王安石 《望江南·归依三宝赞》词:“普愿众生同我愿,能於空有善思惟。”

(2).徒有;只有。 后蜀 欧阳炯 《江城子》词:“空有 姑苏臺 上月,如 西子 镜,照江城。”

[九日]底须

何须;何必。 元 许有壬 《摸鱼子·和明初韵》词:“倾緑醑,底须按乐天池上《霓裳》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 清 孙致弥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诗:“遮莫文章供齿颊,底须愁病减腰围。”

[九日]计较

(1) 计算比较得失

斤斤计较

(2) 争辩

我不好计较

(3) 打算

明天起床后再作计较

(4) 计划、商量

另行计较

(5) 策略

你可有计较

(6) 清点,查清

计较下山人数

(7) 讲究

你们城里人,偏有许多计较,主副食还要注重怎么搭配

[九日]明年

今年的下一年

越明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明年复攻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明年陵降。——《汉书·李广苏建传》

[九日]悠然

(1) 安闲、闲适的样子

悠然自得

(2) 深远的样子

(3) 形容韵味未尽

余韵悠然

(4) 久远的样子;辽阔的样子

年代悠然

[九日]一奇

(1).一个奇计。《汉书·扬雄传下》:“今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宋史·宋祁传》:“贼若深入,以 河东 健马佐 镇 、 定 兵,掩其惰若归者,万出万全,此一奇也。”

(2).一件稀罕之物;一桩异事。 汉 刘向 《说苑·反质》:“夫 卫 国虽贫,岂无文履一奇以易十稷之绣哉?” 宋 陆游 《初春书怀》诗之二:“食观《本草》虽多事,醉读《离骚》自一奇。”

指卦之一阳爻或数之一单数。《陆象山语录》卷下:“两偶一奇为少阳,两奇一偶为少阴。”《朱子语类》卷六五:“天下之万数,出於一奇一偶。”《宋史·儒林传四·蔡元定》:“数始於一奇,象成於两偶。”

,

  •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_刘克庄 | 宋代
  •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_刘克庄 | 宋代 >>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_刘克庄 | 宋代...

  • 【寄寻梅】_戴复古 | 宋代
  • 【寄寻梅】_戴复古 | 宋代 >> 【寄寻梅】_戴复古 | 宋代...

  • 【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_王安石 | 宋代
  • 【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_王安石 | 宋代 >> 【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_王安石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