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作者:崔涂 朝代:唐代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原文
又指烟波算路岐,此生多是厌羁离。
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
里巷半空兵过后,水云初冷雁来时。
扁舟未得如君去,空向沧江梦所思。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诗词问答
问: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的作者是谁?答:崔涂
问: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崔涂的名句有哪些?答:崔涂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崔涂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 书法图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679-63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参考注释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烟波
烟雾笼罩的水面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路岐
亦作“ 路歧 ”。1.歧路;岔道。《初学记》卷十六引 晋 王廙 《笙赋》:“发千里之长思,咏别鹤於路歧。” 唐 刘驾 《相和歌辞·贾客词》:“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将今夜伺之於路歧,与决生死。”
(2).指路歧人。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一出:“为路岐,恋佳人,金珠使尽没分文。”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一折:“俺路歧每怎敢自专,这的是才人书会剗新编。”《平妖传》第三一回:“众位在上!媳妇不是路岐,也不会卖药打卦。”参见“ 路岐人 ”。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此生
这辈子。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裡,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羁离
亦作“羇离”。飘泊他乡。 唐 高适 《东平赠狄司马》诗:“耿介挹三事,羇离从一官。” 唐 杜甫 《重赠郑炼》诗:“江山路远羈离日,裘马谁为感激人?” 宋 梅尧臣 《春晴对月》诗:“寥落将寒食,羈离念故京。”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摇落
凋残,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明 何景明 《答望之》诗:“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 清 曹寅 《和程令彰十八夜饮南楼》之一:“客心摇落傍孤笳,步屧随时向酒家。”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不待
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里巷
街巷;胡同
这本小说的故事全是这个里巷的平凡小事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半空
(1) 空中
悬在半空
从半空中跳下
(2) ∶瘪;不充实
半空着肚子
(3) (半空儿) 〈方〉∶指较小的不饱满的花生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过后
(1) 往后
这个问题先这么解决,有什么事,过后再说
(2) 后来
那件事我过后才知道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水云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水云鱼鳞。” 高诱 注:“水气出云似鱼鳞。”
(3).指将要下雨的云。 茅盾 《脱险杂记·太平凡的故事》:“雨渐小渐止,但满山水云,随时会变成雨下来。”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雁来
亦作“鴈来”。即雁来红。 清 黄宗羲 《小园记》:“至於丽春、款冬、丈红、段锦、鴈来、燕麦……丛生砌下,递换疄间。”参见“ 雁来红 ”。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如君
妾的别称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沧江
江流;江水。以江水呈苍色,故称。 南朝 梁 任昉 《赠郭桐庐》诗:“沧江路穷此,湍险方自兹。” 唐 陈子昂 《群公集毕氏林亭》诗:“ 子牟 恋魏闕,渔父爱沧江。” 明 张含 《己亥秋月寄杨升庵》诗:“比来消息风尘断,白首沧江学钓鱼。” 清 吴伟业 《毛子晋斋中读吴匏庵手抄宋谢翱西台恸哭记》诗:“ 子陵 留高臺,西面沧江緑。”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所思
(1).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诗:“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明 刘基 《杂诗》:“欲采寄所思,不惮道路远。”
(2).泛指思考。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音乐者在有所思有所感的时候,他便连缀若干声音把他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唐代,崔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