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歌】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神山歌]神山歌原文
吾闻海中五神山,其根戴以十五鳌。
一朝六鳌被钓去,岱舆员峤沉洪涛。
尚余三山岿然在,当时不没争秋毫。
如何蓬莱又已浅,忽见平地生藜蒿。
伏羲迨今几万岁,世事如火煎油膏。
娶妻不敢待翁命,治水无暇怜儿号。
避谗奔楚仅得免,历聘返鲁终不遭。
老聃关尹亦又死,人实危脆无坚牢。
有口惟可饮醇醪,有手惟可持霜螯,勿令他人复笑汝,后有万世来滔滔。
[神山歌]诗词问答
问:神山歌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神山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
[神山歌]参考注释
[神山歌]中五
指五行中的土运。旧时以五方配五行,中央属土,故称。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是夜梦黄衣童子歌於帐前曰:‘中五之德方峨峨,胡呼胡呼可奈何。’詰旦,上具言其梦,侍臣咸称土运当王,敌虏破灭之兆也。”
[神山歌]神山
神话中谓神仙所居住的山。《史记·封禅书》:“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 蓬莱 神人。” 宋 苏轼 《石芝》诗:“神山一合五百年,风吹石髓坚如铁。”
[神山歌]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神山歌]六鳌
亦作“ 六鰲 ”。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相传 渤海 之东,有一深壑,中有 岱舆 、 员峤 、 方壶 、 瀛洲 、 蓬莱 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於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 岱舆 、 员嶠 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事见《列子·汤问》。 唐 李白 《登高丘而望远海》诗:“登高丘,望远海,六鼇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明 夏完淳 《代人赠镇府》诗:“六鼇还镇澥,八柱独承天。”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回港舟中诗》:“雄驱岛屿飞千里,怒战貔貅走六鰲。”
[神山歌]岱舆
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 宋 陆游 《五神山歌》:“一朝六鼇被钓去, 岱舆 、 员嶠 沉洪涛。”
[神山歌]员峤
神话中的仙山名。《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 杨伯峻 集释:“《释文》云:嶠,渠庙切,山鋭而高也。” 宋 沉辽 《陪客游山》诗:“峭岭想 员嶠 ,横溪胜 若耶 。”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诗之三:“何时出此围,中宵梦 员嶠 。”
[神山歌]洪涛
* 浪
[神山歌]三山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清 黄遵宪 《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 ,横纵六里听 张仪 。”
(2). 福州 的别称。 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 ,东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称 三山 。见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元 萨都剌 《入闽过平望驿》诗:“ 广陵 城里别匆匆,一去 三山 隔万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郭沫若 《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 萧华 《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神山歌]岿然
高高挺立而显得稳固的样子
岿然不动
岿然独存
[神山歌]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神山歌]不没
(1).不能终天年。指非自然死亡。《礼记·檀弓下》:“﹝ 阳处父 ﹞行并植於 晋国 ,不没其身,其知不足称也。” 郑玄 注:“没,终也。” 孔颖达 疏:“言不得以理终没其身。”《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楚王 其不没乎?” 杜预 注:“不以寿终。”
(2).不沉没。《文选·陆机<辩亡论上>》“﹝非有﹞ 智伯 灌激之害” 李善 注引《史记》:“ 晋 智伯 攻 晋阳 ,引 汾水 灌其城,不没者二版,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
(3).不埋没。 宋 曾巩 《范贯之奏议集序》:“公言之不没,岂独见其志所以明先帝之盛德於无穷也。”
[神山歌]秋毫
秋季鸟兽的毫毛。形容极小的事
秋毫不敢有所犯。——《史记·项羽本纪》
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循规蹈矩无损秋毫
[神山歌]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神山歌]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神山歌]平地
平整土地
[神山歌]伏羲
(2852—2738 B.C.)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古帝,即太昊。《 * 通考》:[三皇者,何谓也?伏羲、神农、燧人也]。按:伏羲,亦作[伏戏]、[皇羲]、[宓牺]、[包牺]。风姓。有胜德。始画八封;造书契;教民佃、渔、畜牧。都陈。相传在位115年,传十五世,凡千二百六十载
[神山歌]万岁
(1) 千秋万代,永远存在(祝颂的话)
皆呼万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民称万岁。——《战国策·齐策四》
(2) 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谓
[神山歌]世事
(1) 世上的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2) 人情世故
善于世事
[神山歌]油膏
用于皮肤的软膏,特指含脂类或油脂类物质(如凡士林、猪油、羊毛脂)为基质的半固体药物制剂
[神山歌]娶妻
同妇女结婚
[神山歌]敢待
就要;将会。 元 关汉卿 《窦娥冤》楔子:“这早晚 竇秀才 敢待来也。”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我且在这避风处等待着,这早晚两个兄弟敢待来也。” 明 陈与郊 《义犬》第一折:“若駡好人,只恐久后人到説你的不是;若駡不好人,他敢待饶了你么?”
[神山歌]治水
整治水利,疏通江河,避免泛滥成灾
治水工程
[神山歌]无暇
没有空闲
无暇日
[神山歌]避谗
逃避谗言。 北周 庾信 《拟连珠》:“是以 韩非 客 秦 ,避谗无路; 信陵 在 赵 ,思归有年。” 宋 陆游 《神山歌》:“避谗奔 楚 仅得免,歷聘返 鲁 终不遭。”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八:“ 荀卿 垂老 兰陵 ,避谗引却。”
[神山歌]历聘
谓游历天下以求聘用。 唐 杜甫 《早发》诗:“薇蕨饿 首阳 ,粟马资歷聘。” 仇兆鳌 注:“旧注, 苏秦 、 张仪 歷聘六国,诸侯皆以粟马迎之。” 宋 叶适 《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所至輒携门生十数人,习为 春秋 、 战国 之态,妄希 孔 孟 歷聘之风。” 宋 姜夔 《鹧鸪天》词:“曾共君侯歷聘来,去年今日踏莓苔。”
[神山歌]危脆
危险脆弱。《宋书·张邵传》:“人生危脆,必当远虑。” 唐 卢照邻 《释疾文》:“何斯柱之危脆,一夫触之而云折。”《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犹是久涉行陈,曾习军旅,岂同剽轻之师,不比危脆之众。”
[神山歌]坚牢
坚固结实
结构坚牢
[神山歌]有口
敢言善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孝惠帝 时, 吕太后 用事,欲王诸 吕 ,畏大臣有口者。”《汉书·陆贾传》引此文, 颜师古 注曰:“有口,谓辩士。”《南史·萧脩传》:“ 脩 中直兵参军 陈晷 甚勇有口,求为覘候,见获,以辞烈被害。”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又 姜淮 者,少年有口。值 殷太史 士瞻 教书,偶不在室, 淮 戴其纱帽,束其带,正在室中摇摆作势, 殷 猝至, 淮 不知带插横解法, 殷 不懌。 淮 曰:‘师父还繫玉带哩,此银带何足贵?’ 殷 笑而释之。”
[神山歌]饮醇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 程普 不睦”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普 颇以年长,数陵侮 瑜 。 瑜 折节容下,终不与校。 普 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 周公瑾 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后遂以“饮醇”指受到宽厚对待而心悦诚服。 清 梁章鉅 《浪跡丛谈·怀邗上诸君子廿四首》:“新交如故交,有道復有神。论政且论学,相亲如饮醇。”
[神山歌]霜螯
蟹到霜降季节才肥美,故称。螯,蟹螯。 唐 皮日休 《病中有人惠海蟹转寄鲁望》诗:“病中无用霜螯处,寄与夫君左手持。” 宋 苏轼 《中山松醪赋》:“酌以癭藤之纹樽,荐以石蟹之霜螯。” 明 徐渭 《钱王孙饷蟹》诗:“鯫生用字换霜螯,待詔将书易雪糕。” 清 陈维崧 《霜花腴·蟹》词:“偏值新晴,且谋小饮,霜螯最是宜。”
[神山歌]他人
别人
不许他人干涉
[神山歌]万世
很多世代;年代久远
万世师表
[神山歌]滔滔
(1) 形容大水奔流貌
白浪滔滔
(2)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
他滔滔地辩论着,脸上兴奋得通红。——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
这使他们骄傲了,一路滔滔开向平型关,…。—— 周立波《悼田守尧同志》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楚辞·东方朔·七谏》
(3) 盛大;普遍
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书》
况且老荆那样的人,滔滔者皆是,换一个来,何尝会比他好?—— 茅盾《路》
(4) 和暖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
宋代,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