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京师得雨志事】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闻京师得雨志事]闻京师得雨志事原文
秋令今年晴雨时,晚田继润亦宁辞。
恰欣过岭微丝点,早是近畿四寸滋。
歌舞农夫喜行路,奏闻京兆慰畴咨。
却思盛满垂明戒,惧以为承敬以持。
[闻京师得雨志事]诗词问答
问:闻京师得雨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闻京师得雨志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闻京师得雨志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闻京师得雨志事]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一
2. 十二日过青石梁至常山峪后微雨洒尘行程称便而京师则据报是日自寅至午密
[闻京师得雨志事]参考注释
[闻京师得雨志事]秋令
(1) 秋天
(2) 秋天的气象
秋令无改于往年
[闻京师得雨志事]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闻京师得雨志事]晚田
指秋季作物。《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此后便就一点雨也不下,直旱到六月二十以后方才下了雨,哄得人都种上了晚田。”
[闻京师得雨志事]早是
(1).已是。 唐 王勃 《秋江送别》诗之一:“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之五:“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絃声。”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二折:“他早是一言既出,你可休心下疑惑。”《花月痕》第六回:“再看 秋痕 ,早是秋波盈盈,默然不语。”
(2).幸而,幸好。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倒諕我一跳,早是不曾打着我的耳朵。”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先生是何言语!早是那小娘子不听得哩,若知呵,是甚意思!”《西游记》第二三回:“ 悟空 这泼猴,他把马儿惊了,早是我还骑得住哩!”
[闻京师得雨志事]近畿
邻近国都的地方
[闻京师得雨志事]歌舞
合称歌唱与舞蹈
歌舞晚会
[闻京师得雨志事]农夫
1.指务农的人。 2.特指从事农业劳动的男子。 3.古代田官名。
[闻京师得雨志事]行路
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
骨肉为行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闻京师得雨志事]奏闻
臣下将情事向帝王报告。《后汉书·安帝纪》:“三司之职,内外是监,既不奏闻,又无举正。”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叶法善》:“ 玄宗 承祚继统,师於上京,佐佑圣主,凡吉凶动静,必预奏闻。”《水浒传》第五五回:“﹝ 高太尉 ﹞次日早朝,越班奏闻天子。”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奴才刚才访得一个异人,很有异术,可以给大王解闷,因此特来奏闻。”
[闻京师得雨志事]京兆
(1)
(2) 指京师所在地区
京师有京兆狱。——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指管理京师地区的衙门。
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指京兆尹,即京师的地方长官
韩愈吏部权京兆。——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闻京师得雨志事]畴咨
亦作“ 畴諮 ”。《书·尧典》:“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孔 传:“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后以“畴咨”为访问、访求之意。《汉书·武帝纪赞》:“ 孝武 初立……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晋书·司马虓传》:“若朝之大事,废兴损益,每輒畴諮。” 唐 独孤及 《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诗:“天子方在宥,朝廷张四维。料君能献可,努力副畴咨。”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冲圣当阳,畴咨 方 召 ,东南再造,悉畀元臣。”
[闻京师得雨志事]盛满
(1).富足,殷实。《管子·形势解》:“地大国富,民众兵强,此盛满之国也。”
(2).骄傲自满。《新唐书·杨收传》:“既益贵,稍自盛满,为夸侈,门吏童客倚为姦。”
(3).满盈;盛极。《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妻死,大将军 光 欲以女妻之, 德 不敢取,畏盛满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抱盈居冲者,必全之筭也;宴安盛满者,难保之危也。” 清 姚鼐 《为香茝兄题<秋梅图>》诗:“梅花如幽士,盛满每不居。”
[闻京师得雨志事]明戒
见“ 明诫 ”。
[闻京师得雨志事]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