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岁暮苦雨·其三】_李之世 | 明代

【岁暮苦雨·其三】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岁暮苦雨·其三]岁暮苦雨·其三原文

残冬犹足恋,雪雨太无情。

大地疑长夜,高天不肯明。

四邻皆握粟,合境未休兵。

徒有鱼肠在,终宵迸匣鸣。

[岁暮苦雨·其三]诗词问答

问:岁暮苦雨·其三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问:岁暮苦雨·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岁暮苦雨·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

[岁暮苦雨·其三]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岁暮苦雨·其三]参考注释

[岁暮苦雨·其三]残冬

冬季将尽之时。 宋 杨万里 《雪后东园午望》诗:“不道风光亏此老,将何功业答残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过了残冬,新年初四五日,我伯父便动身回 南京 去了。” 杨朔 《印度情思》:“残冬将尽,天气正好,不妨且到 印度 西南方 奥兰格巴 古城做一次短短的旅行。”

[岁暮苦雨·其三]太无

空旷虚无之境。《文子·精诚》:“ 老子 曰:若夫圣人之游也,即动乎至虚,游心乎太无,驰于方外,行于无门,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唐 柳泌 《玉清行》:“遥遥寒冬时,萧萧躡太无。”

[岁暮苦雨·其三]大地

(1)

(2) 地面;地球表面广阔的土地

大地回春

(3) 代指地球

[岁暮苦雨·其三]长夜

(1) 漫长的黑夜

长夜沾湿何由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比喻黑暗的时代

长夜难明赤县天。——毛 * 《浣溪沙》

(3) 整夜;彻夜

长夜之饮

[岁暮苦雨·其三]高天

(1).上天,上苍。《韩非子·说疑》:“杀身以安主,以其主为高天 泰山 之尊,而以其身为壑谷鬴洧之卑。” 唐 杜甫 《题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诗:“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

(2).高空。 唐 李白 《大猎赋》:“状若乎高天雨兽,上坠於大荒。” 毛 * 《冬云》诗:“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3).高朗的天空。 隋 薛道衡 《夏晚》诗:“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挥泪临大江,高天意悽惻。” 仇兆鳌 注:“高天,指秋时。《楚辞》:天高而气清。”

[岁暮苦雨·其三]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岁暮苦雨·其三]四邻

周围的邻居;左邻右舍

街坊四邻

[岁暮苦雨·其三]握粟

见“ 握粟出卜 ”。

[岁暮苦雨·其三]合境

全境,全境的人。《北齐书·彭城景思王浟传》:“ 浟 纤介知人间事……合境号为神明。”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今一闻安插投诚官兵,顓愚无知,合境汹骇,惟恐将来受其骚扰。”

[岁暮苦雨·其三]休兵

(1) 停战

(2) 休息调整过的军队

[岁暮苦雨·其三]鱼肠

(1).鱼肠子。《尔雅·释鱼》:“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 南朝 梁 王僧孺 《咏捣衣》:“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2).指书信。 唐 李峤 《素》诗:“鱼肠远方至,雁足 上林 飞。”参见“ 鱼书 ”。

(3).古宝剑名。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欧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古剑有沉庐、鱼肠之名……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文,取诸鱼燔熟,褫去脇,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钢剑文也。” 元 陈基 《群珠碎伤吴帅潘元绍众妾作》诗:“明珠买得 緑珠 心,欲挥鱼肠扫妖彗。” 吴梅 《检点》诗之三:“ 荆卿 匕首竟通灵,雪愤鱼肠恨血腥。”

[岁暮苦雨·其三]终宵

(1) 通宿;每夜;整夜

不知谁家终宵搓麻

(2) 也说[终夜]

,,

  • 【送郭天门开府江西二首·其一】_何吾驺 | 明代
  • 【送郭天门开府江西二首·其一】_何吾驺 | 明代 >> 【送郭天门开府江西二首·其一】_何吾驺 | 明代...

  • 【饮鲍云瑞庄】_石宝 | 明代
  • 【饮鲍云瑞庄】_石宝 | 明代 >> 【饮鲍云瑞庄】_石宝 | 明代...

  • 【入荔吟·其三】_吴时来 | 明代
  • 【入荔吟·其三】_吴时来 | 明代 >> 【入荔吟·其三】_吴时来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