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送后村去国二首】_胡仲弓 | 宋代

【送后村去国二首】作者:胡仲弓 朝代:宋代

[送后村去国二首]送后村去国二首原文

人言责备过春秋,笑出修门肯怨尤。
去国早知如许急,劝君何事莫来休。
是非不信无公论,胜负常关第一筹。
史笔未青先结局,天刑人祸免推求。

[送后村去国二首]诗词问答

问:送后村去国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胡仲弓
问:送后村去国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胡仲弓的名句有哪些?答:胡仲弓

[送后村去国二首]胡仲弓送后村去国二首 书法图

【送后村去国二首】_胡仲弓 | 宋代
送后村去国二首书法作品

[送后村去国二首]参考注释

[送后村去国二首]言责

(1) 指君主时代臣下对君主进谏的责任

(2) 指对自己的言论所负的责任

[送后村去国二首]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送后村去国二首]修门

本来是楚国郢都的城门,见于《楚辞》,借指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的城门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送后村去国二首]怨尤

怨恨责怪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人之情恶异于己者,此师徒相与造怨尤也。——《吕氏春秋·诬徒》

[送后村去国二首]去国

离开自己的国家

去国三千里

[送后村去国二首]早知

对未来事件能超常预知的现象

[送后村去国二首]如许

(1) 多么,这么

花儿美如许

(2) 如此多,那样多

这狗官竟贪污了如许资财

行路如许难,谁能不华发。——宋· 范成大《盘龙驿》

[送后村去国二首]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送后村去国二首]非不

非常;极其。《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变文》:“□□将书来苦嘱,非不慇懃。” 蒋礼鸿 通释:“‘非不殷勤’,就是非常殷勤,极其殷勤。”

[送后村去国二首]公论

(1) 公正或公众的评论

是非自有公论,不是某一个人说了就算

(2) 公理;定理

[送后村去国二首]胜负

(1) 胜利或失败

从长远看,战争的胜负决定于战争的性质

(2) 结果,结局

比赛的胜负要看临场发挥

[送后村去国二首]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送后村去国二首]史笔

(1).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 蜀 境,首悬 吴 闕,犹生之年也。” 宋 王禹偁 《郑善果非正人论》:“史臣谓 郑善果 幼事贤母,长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验之,见史笔之失。”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古史笔多缘饰》:“古今所谓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笔之缘饰,欲为后代美谈耳。”

(2).指修史之笔。《晋书·文苑传·曹毗》:“既登 东观 染史笔,又据太学理儒功。” 明 宋濂 《吴公行状》:“他时执史笔者,尚有考於斯焉。”

(3).指执史笔之人,史官。 唐 韩愈 《石君墓志铭》:“故相国 郑公 餘庆 ,留守 东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笔。”

(4).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 唐 岑参 《佐郡思旧游》诗:“史笔众推直,諫书人莫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余谓 刘 有史学,无史笔。”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史笔和文学之笔,应该分别开。”

[送后村去国二首]结局

结果;收场

不愉快的结局

[送后村去国二首]天刑

(1).上天的法则。《国语·周语下》:“上非天刑,下非地德,中非民则……而作之者,必不节矣。”《国语·鲁语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 韦昭 注:“刑,法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五》:“君纠逖天刑,章厥有罪,犯关干纪,莫匪诛殛。” 唐 李白 《望鹦鹉洲怀祢衡》诗:“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2).天降的刑罚。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夫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 宋 范成大 《采菱户》诗:“采菱辛苦似天刑,刺手朱殷鬼质青。”《老残游记》第十一回:“説无神则无阴谴,无天刑,一切违背天理的事都可以做得。”

(3).特指宫刑。古以宦者星与宦官对应,故称。《后汉书·襄楷传》:“今黄门常侍,天刑之人,陛下爱待,兼信常宠,係嗣未兆,岂不为此?天官宦者星不在紫宫而在天市,明当给使主市里也。今乃反处常伯之位,实非天意。”

[送后村去国二首]人祸

人造成的祸害,与天灾相对

天灾人祸

[送后村去国二首]推求

以知道的条件为据,推究、探索未知

推求义理

,

【送后村去国二首】_胡仲弓 | 宋代
  • 【颂古五首】_释道行 | 宋代
  • 【颂古五首】_释道行 | 宋代 >> 【颂古五首】_释道行 | 宋代...

    【送后村去国二首】_胡仲弓 | 宋代
  • 【汪守三以诗来次韵酬之】_陈傅良 | 宋代
  • 【汪守三以诗来次韵酬之】_陈傅良 | 宋代 >> 【汪守三以诗来次韵酬之】_陈傅良 | 宋代...

    【送后村去国二首】_胡仲弓 | 宋代
  • 【滕勿斋内杨氏挽词】_王柏 | 宋代
  • 【滕勿斋内杨氏挽词】_王柏 | 宋代 >> 【滕勿斋内杨氏挽词】_王柏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