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作者:石宝 朝代:明代
[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原文
江波东去月生西,花竹深中尚故蹊。
尊酒几偿三径约,诗篇难尽百年题。
丹心灼灼葵当槛,绿发萧萧水映畦。
我亦江南植双桧,月明时有鹤来栖。
[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石宝
问: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石宝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宝
[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熊峰集卷四
[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参考注释
[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江波
江水;江中波浪。《文选·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刘逵 注引 谯周 《益州志》:“ 成都 织锦既成,濯於江水。” 宋 朱熹 《次敬夫登定王台韵》:“山色愁无尽,江波去不回。” 明 黄哲 《过梁昭明太子墓》诗:“虎战龙争二十秋,江波日夜自东流。” 王统照 《遗音》:“江边的风,受了水气的调和,虽是秋末冬初,尚不十分冷冽,有时吹了些树叶子落到江波上,便随着微细的波花,无踪影的流去。”
[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月生
生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杜子中 与 闻俊卿 同年,又是 闻俊卿 月生大些。”《何典》第七回:“﹝ 活死人 ﹞便眉花眼笑的盘问他姓名、里居、年纪、月生,要送他回去。”
[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故蹊
原路;旧路。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石门最高顶》诗:“来人忘新术,去子惑故蹊。” 唐 李端 《酬前大理寺评事张芬》诗:“悵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唐 杜牧 《朱坡》诗:“ 汉 馆留餘趾, 周 臺接故蹊。”
[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酒几
犹酒禁。 章炳麟 《訄书·学变》:“当 魏武 任法时, 孔融 已不平於酒几,又箸论驳肉刑。”
[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三径
亦作“ 三逕 ”。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诗篇
(1) 诗的总称
这些诗篇充满了革命激情
(2) 比喻类似史诗的事物
我们时代的壮丽诗篇
(3) 也比喻富有意义的故事、文章等
光辉的诗篇
[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丹心
(1) 忠诚之心
一片丹心
(2)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诚]、[丹慊]、[丹恳]、[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灼灼
(1) 耀眼,光亮
若日出之灼灼。——《新书》
(2) 明白地
灼灼如此
[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萧萧
(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次韵张大经奉寄二首·其一]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明代,次韵张大经奉寄,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