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启跸回銮之作】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杭州启跸回銮之作原文
盐官周视海塘形,湖上几馀数日停。
已逮农桑三月候,漫耽南北两峰青。
一游一豫关民瘼,乐水乐山养性灵。
安福舟中片时暇,促成新记识求宁。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诗词问答
问:杭州启跸回銮之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杭州启跸回銮之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杭州启跸回銮之作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二
2. 是日走笔为阅海塘记示地方大吏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参考注释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盐官
主管盐务的官员。始于 汉 代。《汉书·王尊传》:“太守察 尊 廉,补 辽西 盐官长。”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 汉武帝 从豪强手中收回煮盐业,全国设立盐官。盐官多设在滨海地区。”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周视
(1).巡视。《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隄防。”
(2).谓仔细察看。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於是 少霞 方更周视,遂为鹿幘人促之,怱遽而返,醒然遂寤。” 邹鲁 《中国同盟会·略地规则》:“防火害。命巡查周视,以防火警。”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海塘
沿海而筑的防潮堤坝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农桑
1.亦作"农桒"。 2.农耕与蚕桑。 3.指农作物和桑树。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三月
(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 三个月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一游一豫
指古代帝王春秋出巡。《孟子·梁惠王下》:“ 夏 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按,《晏子春秋·问下一》:“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民瘼
民众的疾苦。语本《诗·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马瑞辰 通释:“《汉书》、《潜夫论》及《文选》注,并引作‘求民之瘼’。”《后汉书·循吏传序》:“广求民瘼,观纳风謡。” 唐 孙樵 《武皇遗剑录》:“民瘼其瘳,国用有加。” 宋 李纲 《与秦相公书》之十二:“入境之初,询问民瘼。耆老皆云,累年以来,既盗贼之所蹂践,又科需之所搔扰。” 明 方孝孺 《书学斋佔毕后》:“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竹屿病起赋一词送别》词:“帝念东南民瘼,一髮牵之头动,亲问六州鹺。”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乐水
《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后因以指智者。 唐 白居易 《得耆老称甲多智县司举以理人或云多智贼也未知合用否判》:“识若限於挈缾,或当害物;道能弘於乐水,何爽理人?”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乐山
爱好山。《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朱熹 集注:“乐,喜好也。” 南朝 宋 鲍照 《登庐山》诗之一:“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养性
陶冶心性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安福
平安幸福。 汉 焦赣 《易林·讼之观》:“钦明之德,坐前玉食,必保嘉美,长受安福。”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时暇
暇时。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蚕月观时暇,桑野多经过。” 唐 韦应物 《庄严精舍游集》诗:“良游因时暇,乃在西南隅。”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促成
促使事情办成
促成妥协的机会
[杭州启跸回銮之作]记识
(1).记下;记住;记得。《书·武成序》“识其政事,作《武成》” 孔 传:“记识 殷 家政教善事以为法。”《后汉书·郎顗传》:“时卒有暴风, 宗 占知京师当有大火,记识时日,遣人参候,果如其言。” 宋 宋祁 《益州谢上表》:“伏念臣早蒙记识,得籍近严,惟知悉心事君,未尝枉道从众。” 清 陈维崧 《仿长庆体次阮亭集中韵》:“记识 柔奴 面,纔扶阿母床。”
(2).指记忆。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 涓 ( 崔涓 )性俊逸,健於记识。”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顷闻 夏英公 就试过,适天大风吹试卷去,不得所在,因令重作,亦得过,是乃造物者故显其记识华迈之敏妙尔。” 元 姚燧 《领太史院事杨公神道碑》:“童而读书,记识强敏,日数千言。”
(3).加标记。《杂宝藏经·莲花夫人缘》:“即以此篋,封盖记识,掷 恒河 中。”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四:“古人收藏名跡,多鈐以私印记识。”
(4).指簿记。 明 陆粲 《庚巳编·临江狐》:“主人为其费财也,召责之。其人初抵讳,因请主人覆视记识,曾无亏漏。”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