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至真州再和二首】_苏轼 | 宋代

【至真州再和二首】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至真州再和二首]至真州再和二首原文

公颜如雪柏,千载故依然。
笑我无根柳,空中不待年。
肯留归阙旆,坐待逆风船。
特许门传龠,那知箭起莲。
相逢月上后,小语坐西偏。
流落千帆侧,追思百尺巅。
躬耕怀谷口,水石羡平泉。
茅屋归元亮,霓裳醉乐天。
行闻宣室召,归近御炉烟。
未用歌池上,随宜教李娟。

[至真州再和二首]诗词问答

问:至真州再和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至真州再和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

[至真州再和二首]参考注释

[至真州再和二首]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至真州再和二首]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至真州再和二首]无根

(1).没有根部。《管子·内业》:“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 尹知章 注:“道非如卉木,而有根茎花叶也。”《太平御览》卷五一○引 三国 吴 虞翻 《与弟书》:“芝草无根,醴泉无源。”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二:“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2).没有根基;没有依据。 汉 刘向 《说苑·建本》:“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则无根,无根则失理。” 宋 苏轼 《李氏山房藏书记》:“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但谣言则其实大抵无根,所以我没有动。”

(3).比喻行踪无定。 宋 晁补之 《忆少年·别历下》词:“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至真州再和二首]空中

(1) 作为飞机活动的场所

空中优势

(2) 中间是空的

空,使动用法

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宋· 苏轼《石钟山记》

[至真州再和二首]待年

(1).谓女子待年长而聘。《后汉书·皇后纪下·献穆曹皇后》:“ 操 进三女 宪 、 节 、 华 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万匹,小者待年於国。” 李贤 注:“留住於国,以待年长。”后因以称女子待嫁。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南朝 梁 张缵 《丁贵嫔哀策文》:“爰及待年,含章早穆;声被 洽阳 ,誉宣 中谷 。”

(2).谓等待年老致仕。 宋 曾巩 《祭致仕湛郎中文》:“维公早以郎潜,安於养志;晚而家食,曾不待年。治绩纪於朝廷,行实推於乡里。” 宋 范公偁 《过庭录》:“ 蜀公 表谢曰:‘六十三而告老,盖不待年;七十五而復来,孰云中礼。’”

[至真州再和二首]归阙

归回朝廷。 唐 于鹄 《赠李太守》诗:“归闕功成后,随车有野人。”

[至真州再和二首]坐待

坐等

[至真州再和二首]逆风

(1)

(2) 面冲着风;迎风

逆风而上

(3) 指跟车船行进方向相反的风

顶着逆风前进

[至真州再和二首]特许

(1) 有关当局给予的特别许可

特许出口商品

(2) 获得有关当局发给的特殊证件的

特许公司

[至真州再和二首]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至真州再和二首]月上

(1).佛教传说 毘摩罗诘 之女,母 无垢 。女生时身上出妙光明胜于月照,因名 月上 。生未几,即大如八岁之女,容姿端正,求婚者不绝,女告之当自选择。期日,会城内士人, 月上女 当众升虚空说偈。大众闻已,各止淫心,头面顶礼于女下。自尔 月上女 诣佛所与 舍利弗 对扬深义,后转女身为男子。又称 月上菩萨 。见《月上女经》。 明 李贽 《题绣佛精舍》诗:“可笑成男 月上女 ,大惊小怪称奇事。”

(2).用作女儿的美称。 唐 白居易 《病中看经赠诸道侣》诗:“何烦更请僧为侣, 月上 新归伴病翁。”原注:“时适 谈氏 女子自 太原 初归。 维摩詰 有女名 月上 也。”按, 毘摩罗诘 ,旧译 维摩诘 。

(3).佛教传说 月光童子 之妹。《德护长者经》卷下:“尔时, 月光童子 妹 月上 ,形容端正,闻 月光童子 説偈讚佛,身心欢喜。”

[至真州再和二首]小语

(1).细碎之说。指杂录、笔记体文字。《文选·江淹<拟李陵从军>诗》“袖中有短书” 李善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若其小説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2).以描绘微小事物为内容的杂体辞赋。 晋 傅咸 《小语赋》:“ 楚襄王 登 云阳 之台, 景差 、 唐勒 、 宋玉 侍。王曰:‘能为小语者处上位。’”其中叙 景差 等所赋乃蚊蚋、虮蚁之类。参见“ 小言 ”。

(3).短暂交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支 语 王 曰:‘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 宋 陆游 《酬妙湛闍梨见赠》诗:“山店煎茶留小语,寺桥看雨待幽期。”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 汤 祠郎 修 来过,余强同至花下小语而别,意甚不畅。”

(4).细语。 唐 裴思谦 《及第后宿平康里》诗:“银缸斜背解鸣璫,小语偷声贺玉郎。” 宋 陈亮 《念奴娇·至金陵》词:“人家小语,一声声近清唱。” 明 杨慎 《折桂令·偶见》曲:“小语低声,休猜做燕请鶯招。” 清 纳兰性德 《卜算子·塞寒》词:“小语緑杨烟,怯踏银河冻。”

[至真州再和二首]西偏

(1).西部;西方边远地区。《左传·隐公十一年》:“﹝ 郑伯 ﹞乃使 公孙获 处 许 西偏。”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青鸟所解,路诚亶兮;五色玉石,出西偏兮。”

(2).西侧。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温房承其东序,凉室处其西偏。” 宋 陆游 《涪州》诗:“古垒西偏晓繫舟,倚栏搔首思悠悠。”

[至真州再和二首]流落

穷困失意,在外漂泊

流落他乡

[至真州再和二首]千帆

众多的帆船。 唐 刘禹锡 《酬白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宋 王安石 《江上》诗之二:“青山繚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明 陈子龙 《宁前边词》诗之一:“千帆北转 敖仓 粟,万骑东驰少府金。”

[至真州再和二首]追思

回想;回忆

追思往昔

[至真州再和二首]百尺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至真州再和二首]躬耕

古时天子亲自下田的礼节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至真州再和二首]谷口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韬·分险》:“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谷口疎鐘动,渔樵稍欲稀。” 清 黄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诗:“此间看山復看枫,谷口敞与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 东汉 废。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当 泾水 出山之处,故谓之 谷口 。古时相传为 黄帝 升仙的地方。也称 寒门 。《汉书·郊祀志上》:“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谓 寒门 者, 谷口 也。”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黄帝 升仙之处也。”又注:“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 寒门 也。”

(3).古地名。在今 陕西 淳化 西北。 秦 时于此置 云阳县 。《战国策·秦策三》:“ 范雎 曰:‘大王之国,北有 甘泉 、 谷口 。’” 鲍彪 注:“在 云阳 。” 西汉 末年,高士 郑朴 (字 子真 )曾隐居于此。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师。”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 谷口 郑子真 ,躬耕在巖石。” 王琦 注引《雍录》:“ 谷口 在 云阳县 西四十里, 郑子真 隐於此。”后借指隐者所居之处。 元 杨奂 《得邳大用书复寄》诗:“ 谷口 知何似,他年愿卜隣。” 清 钱谦益 《高邮道中简顾所建》诗:“负耒我今归 谷口 ,惊弓君莫问壶头。”

[至真州再和二首]水石

(1).指流水与水中之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水石惊瀨,传响不絶,商舟淹留,聆翫不已。”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宋 苏轼 《石钟山记》:“ 酈元 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鐘。”

(2).犹泉石。多借指清丽胜景。 唐 李白 《经乱后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忽思 剡溪 去,水石远清妙。” 五代 齐己 《将之匡岳过寻阳》诗:“此路便堪归水石,何门更合向尘埃。” 宋 王安石 《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原韵》:“强策羸驂寻水石,忽惊幽鸟下烟林。” 宋 苏轼 《奉诏减决囚禁记所经历》诗:“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儔。”

[至真州再和二首]平泉

指 平泉庄 。 唐 白居易 《醉游平泉》诗:“ 洛 客最闲唯有我,一年四度到 平泉 。” 宋 辛弃疾 《归朝欢·丁卯岁寄题眉山李参政石林》词:“琅玕无数碧。风流不数 平泉 物。” 清 钱谦益 《山庄八景诗·锦峰晴晓》:“ 锦峯 云物近 平泉 ,乌榜红栏咽画船。”

[至真州再和二首]茅屋

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至真州再和二首]归元

(1).归还人头。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先軫 ﹞免胄入 狄 师,死焉。 狄 人归其元,面如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狄 人归元,三军悽愴。” 金 元好问 《哀武子告》诗:“旧説布衣甘絶脰,今传史笔记归元。”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城门免胄经相识,异地归元不忍看。”

(2).佛教语。归真。谓超出生灭界,还归于真寂、本元。《楞严经》:“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3).中医学用语。谓病体康复。《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旅复代赭石汤方”方解引 罗天益 曰:“此胃虚气失升降之法,復用此法理之,则胸中转否为泰。其为归元固下之法。”

[至真州再和二首]霓裳

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至真州再和二首]乐天

乐于顺应天命,引申为乐于自己的处境而无忧虑

乐天知命,故不忧。——《易·系辞上》

[至真州再和二首]宣室

(1).古代宫殿名。 殷 代宫名。《淮南子·本经训》:“ 武王 甲卒三千,破 紂 牧野 ,杀之 宣室 。” 高诱 注:“ 宣室 , 殷 宫名;一曰 宣室 ,狱也。”

(2).古代宫殿名。指 汉 代 未央宫 中之 宣室殿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孝文帝 方受釐,坐 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 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 未央 前正室。” 司马贞 索隐引《三辅故事》云:“ 宣室 在 未央殿 北。” 南朝 宋 刘孝标 《重答刘秣稜沼书》:“若使 墨翟 之言无爽, 宣室 之谈有徵,冀 东平 之树,望 咸阳 而西靡。” 明 杨慎 《春兴》诗:“ 宣室 鬼神思 贾谊 ,中原将帅用 廉颇 。” 清 查嗣瑮 《贾太傅祠》诗:“已遣 长沙 忧不返,如何 宣室 召空回。”

(3).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 汉 焦赣 《易林·师之恒》:“乘龙从蜺,徵诣北闕,乃见宣室,拜守东城。”《陈书·宗元饶传》:“ 元饶 劾奏曰:‘爰降曲恩,祖行宣室,亲承规诲,事等言提。虽廉洁之怀,诚无素蓄,而禀兹严训,可以厉精。’” 唐 骆宾王 《代李敬业以武后临朝移诸郡县檄》:“公等或居 汉 地,或叶周亲,或膺重寄於话言,或受顾命於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新年对宣室,白首代 尧 言。” 清 龚自珍 《咏史》诗:“宣室今年起故侯,衔兼中外辖黄流。”

[至真州再和二首]御炉

亦作“ 御鑪 ”。御用的香炉。 唐 柳宗元 《省试观庆云图诗》:“抱日依龙袞,非烟近御炉。” 前蜀 薛昭蕴 《小重山》词之二:“忆昔在 昭阳 ,舞衣红綬带,绣鸳鸯,至今犹惹御炉香。” 宋 黄庭坚 《乞姚花》诗之二:“乞取好花天上看,宫衣黄带御鑪风。”

[至真州再和二首]随宜

(1).犹随即。《后汉书·质帝纪》:“今遣使者案行,若无家属及贫无资者,随宜赐卹,以慰孤魂。”

(2).便宜行事。谓根据情况怎么办好便怎么办。《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其民间小事,使长吏临时随宜,上不背 * ,下以顺百姓之心。”

(3).随意,不经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武烈太子 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 王利器 集解:“‘随宜’,即《歷代名画记》所言‘随意’。” 唐 元稹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四十韵》:“几案随宜设,诗书逐便拈。”

(4).等闲,平平常常。《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园人叉手具分披:‘园主富贵不随宜,现是东宫皇太子,每日来往自看之。’” 蒋礼鸿 通释:“这里应解释作等闲,‘不随宜’意即非同小可。”

(5).随便,马马虎虎。 宋 梅尧臣 《送薛氏妇归绛州》诗:“随宜具奩箱,不陋復不鄙。” 宋 陈师道 《放歌行》之二:“説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

(6).到处都适宜,无处不宜。 元 牟巘 《溪边钓船》诗:“莫出前溪去,随宜下钓钩。”

,

  • 【又又空舍封书箧,】_陆游 | 宋代
  • 【又又空舍封书箧,】_陆游 | 宋代 >> 【又又空舍封书箧,】_陆游 | 宋代...

  • 【乾道元年册皇太子四首】_佚名 | 宋代
  • 【乾道元年册皇太子四首】_佚名 | 宋代 >> 【乾道元年册皇太子四首】_佚名 | 宋代...

  • 【又和游吴氏园二首】_司马光 | 宋代
  • 【又和游吴氏园二首】_司马光 | 宋代 >> 【又和游吴氏园二首】_司马光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