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诗六义·其六·颂】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咏诗六义·其六·颂]咏诗六义·其六·颂原文
和平涵二雅,广大盖国风。
所以吴季札,三叹盛德同。
[咏诗六义·其六·颂]诗词问答
问:咏诗六义·其六·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咏诗六义·其六·颂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咏诗六义·其六·颂是什么体裁?答:五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咏诗六义·其六·颂]注释
1.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五
[咏诗六义·其六·颂]参考注释
[咏诗六义·其六·颂]和平
(1)
(2) 非暴力的;不通过战争方式的
采取和平战略
(3) 指没有敌对、争端或骚乱的
和平的环境
(4) 没有战争的
和平的方法
(5) 心平气和,和洽安宁;温和的;不猛烈的
药性和平
[咏诗六义·其六·颂]二雅
(1).《诗经》中《大雅》《小雅》的合称。 汉 班固 《幽通赋》:“盖惴惴之临深兮,乃二《雅》之所祗。” 唐 韩愈 《石鼓歌》:“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至于二《雅》,则或美或刺,较足见作者之情,非如《颂》诗,大率嘆美。”
(2).泛指诗作。 唐 许裳 《送刘校书游东鲁》诗:“内阁劳讎校,东邦忽纵游。才偏精二雅,分合遇诸侯。” 前蜀 贯休 《题弘式和尚院》诗:“二雅兼二密,愔愔祗自怡。”
[咏诗六义·其六·颂]广大
(1) 宽阔而弘大
广大地区
(2)
(3) (范围、规模)巨大
掀起广大的技术革新热潮
(4) 范围很宽的
广大农村
(5) 数目很多的
广大知识分子
[咏诗六义·其六·颂]国风
(1).《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 周 初至 春秋 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多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对统治阶级的罪恶有所揭露,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但也不尽是民间作品。
(2).国家的风俗。《史记·殷本纪》:“帝 武丁 即位,思復兴 殷 ,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於冢宰,以观国风。” 唐 宋中 《送韦参军》诗:“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咏诗六义·其六·颂]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咏诗六义·其六·颂]三叹
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咏诗六义·其六·颂]盛德
(1) 崇高的品德
君子盛德
(2) 深厚的恩德
足感盛德
乾隆,咏诗六义,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