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锵璆亭】作者:程公许 朝代:宋代
[避暑锵璆亭]避暑锵璆亭原文
老怯新秋暑郁蒸,晚风水槛一披襟。
试教通闸喧雷鼓,何似穿岩晌玉琴。
默坐自能醒渴梦,微吟时与和清音。
专城大似专丘壑,不待山行记蔚深。
[避暑锵璆亭]诗词问答
问:避暑锵璆亭的作者是谁?答:程公许
问:避暑锵璆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程公许的名句有哪些?答:程公许
[避暑锵璆亭]参考注释
[避暑锵璆亭]老怯
年老怯懦。《晋书·朱伺传》:“ 廙 性矜厉自用,兼以 伺 老怯难信,遂西行。”
[避暑锵璆亭]新秋
(1).初秋。《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陈 张正见 《和衡阳王秋夜诗》:“高轩扬丽藻,即是赋新秋。” 唐 钱起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赤县新秋近,文人藻思催。” 清 陈梦雷 《月夜感怀》诗:“新秋澄爽气,何事障微阴。”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 杭州 天气已如新秋,可羡。”
(2).指今秋。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八:“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避暑锵璆亭]郁蒸
气压低,湿度大,气温高
天气郁蒸
[避暑锵璆亭]风水
(1) 水肿病的一种。多由风邪侵袭,肺气失于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湿潴留体内所致
(2) 旧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自然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的体系
[避暑锵璆亭]披襟
(1).敝开衣襟。多喻舒畅心怀。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有风颯然而至,王廼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宋 张景星 《秋日白鹭亭》诗:“开樽屏丝竹,披襟向萧籟。” 清 杜岕 《张大育头陀抱琴来同孟新听弹》诗:“一曲《涂山操》,披襟此日过。”
(2).指衣衫破烂,把衣襟拖挂下来。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二:“那些壮丁们在每一个人身上穿着一件卫生衣……大框小洞,带片披襟,甚至有的一边袖筒短了一截。”
(3).亦作“ 披衿 ”。犹披心。谓推诚相与。《晋书·周顗传》:“ 伯仁 总角於东宫相遇,一面披襟,便许之三事,何图不幸自貽王法。”《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临海伏府君集>序》:“与君道合神遇,投分披衿。” 唐 杜甫 《奉赠卢五丈参谋琚》诗:“入幕知 孙楚 ,披襟得 郑侨 。” 清 陈盟 《与亲友话旧》诗:“所愿故乡归有路,披襟重话再生欢。”
[避暑锵璆亭]雷鼓
亦作“ 雷皷 ”。亦作“靁鼓”。1.八面鼓。古代祭祀天神时所用。《周礼·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 郑玄 注:“雷鼓,八面鼓也。神祀,祀天神也。”《周礼·春官·大司乐》:“靁鼓靁鼗,孤竹之管, 云和 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文选·张衡<东京赋>》:“雷鼓鼝鼝,六变既毕。” 薛综 注:“雷鼓,八面鼓。”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雷皷八面,龙旂九斿。”
(2).小鼓。犹今之拨浪鼓。《元史·礼乐志二》:“雷鼓二,制如鼓而小,鞔以马革,持其柄播之,旁耳自击,郊祀用之。”
(3).大鼓,以声大如雷,故称。《荀子·解蔽》:“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杨倞 注:“雷鼓,大鼓,声如雷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若不一叩洪鐘,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
(4).指大鼓发出的如雷鼓声。 唐 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之四:“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5).挂在 会稽 城门上的鼓。 清 钱谦益 《奉赠会稽倪太公十四韵》:“挥洒剡藤成五色,鏗鍧雷鼓有餘音。”参见“ 雷门 ”。
(6).指雷,雷声。《管子·内业》:“不言之声,疾於雷鼓;心气之形,明於日月。”《文选·枚乘<七发>》:“混混庉庉,声如雷鼓。” 李善 注:“混混庉庉,波浪之声也。《越絶书》:‘ 越王 勾践 曰:浩浩之水,声音若雷霆。’”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振乾坤,雷鼓鸣;走金蛇,电影开。” 明 夏完淳 《观涛》:“海女霓旌乍有无,雷鼓填填 屏翳 怒。”按, 屏翳 ,雷神名。
亦作“ 雷皷 ”。亦作“靁鼓”。擂鼓,打鼓。雷,通“ 擂 ”。 三国 魏 曹操 《船战令》:“雷鼓一通,吏士皆严。再通,什伍皆就船。”
[避暑锵璆亭]何似
(1).如何;怎样。《北史·崔伯谦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张九龄 《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将疗,不得自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样。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二:“何似 章华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和前韵》词:“妃子将军瞋未已,问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鹃劝!”
(3).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怀》诗:“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奴家自幼薄晓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画取公婆真容,背着一路去,也似相亲傍的一般?”
(5).什么。 许地山 《命命鸟》:“佛问 摩邓 曰:‘女爱 阿难 何似?’女言:‘我爱 阿难 眼;爱 阿难 鼻;爱 阿难 耳;爱 阿难 声音;爱 阿难 行步。’”
[避暑锵璆亭]玉琴
玉饰的琴。亦为琴的美称。 南朝 齐 王融 《咏幔》:“每聚金炉气,时驻玉琴声。” 唐 常建 《江上琴兴》诗:“江上调玉琴,一絃清一心。”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词:“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避暑锵璆亭]默坐
静坐;沉默地坐着
[避暑锵璆亭]微吟
小声吟咏。《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 雍门子 臺微吟, 孟尝君 为之於邑。” 宋 陆游 《一笑》诗:“半醉微吟不怕寒,江边一笑觉天宽。”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得十五首》之三:“所以志为道,淡宕生微吟。” 郁达夫 《赠福州报界同人》诗之一:“大醉三千日,微吟又十年。”
[避暑锵璆亭]清音
(1) 清越的声音;清亮的声音
山水有清音
(2)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 p、t、k、f、s等
[避暑锵璆亭]城大
一城之长。犹城主。《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九年》:“ 柳城 都尉 石琮 、城大 慕舆埿 并力拒守。” 胡三省 注:“城大,犹城主也。一城之长,故曰城大。”参见“ 城主 ”。
[避暑锵璆亭]丘壑
(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
(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 庐山 访丘壑。”
(3).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
(4).谓隐逸。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予世之散人也,才能无取于人,而功名不切于己,虽寄跡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尝一日忘。” 清 方文 《访林青仲兄弟》诗之二:“丘壑本繇性,渔樵岂为名。”
(5).喻困境。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伏望圣慈,特霑一命……使其幼孤,不堕丘壑,亦天地之造也。”
(6).喻深远的意境。 宋 黄庭坚 《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世祖御笔》:“上以武功定天下,万几之餘,游艺翰墨,时以奎藻颁赐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 荆 、 关 、 倪 、 黄 辈所不到者。”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臺,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
[避暑锵璆亭]不待
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避暑锵璆亭]山行
在山中行走。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浄。” 元 刘迎 《车轣辘》诗:“马虺隤,牛觳觫,山行縈紆车轣轆。”
宋代,程公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