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青歌】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白海青歌]白海青歌原文
海东翻飞下海西,变青为白斯更奇。
东木西金五行配,各从其色非人为。
霍罕部在天山右,其汗名额尔得尼。
摅诚通贡致方物,韝来鸷鸟随译鞮。
黄睛玉爪气隽逸,素翘皓羽光陆离。
笼育林监昭远服,为之造屋诚无稽。
豪腾雄击都弗藉,纯精朗洁覃宜题。
瑞图越裳漫比拟,写形传实宁可遗。
写形传实宁可遗,久安永奠殷吾思。
[白海青歌]诗词问答
问:白海青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白海青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白海青歌]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九
2. 海青本名海东青
[白海青歌]参考注释
[白海青歌]海东
指海以东地带。常指 日本 。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佛法自西土,故海东未之有也。 天宝 末, 扬州 僧 鉴真 始往 倭国 ,大演释教。” 宋 欧阳修 《奉使道中五言长韵》:“骏足来山北,轻禽出海东。” 章炳麟 《艾如张》诗:“釃酒思共和,共和在海东。”
[白海青歌]翻飞
(1) 上下飞翔
几只蜻蜓在房顶上翻飞
(2) 忽上忽下来回地飘动
翻飞的彩带增强了艺术体操的美感
[白海青歌]海西
(1).古 大秦国 ,即 罗马帝国 。《史记·大宛列传》“北有 奄蔡 黎轩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魏略》云:‘ 大秦 在 安息 、 条支 西大海之西,故俗谓之 海西 。从 安息 界乘船直载 海西 ,遇风利时三月到,风迟或一、二岁。’”《后汉书·南蛮传》:“ 永寧 元年, 掸 国王 雍由调 復遣使者诣闕朝贺……自言我 海西 人。 海西 即 大秦 也。”
(2).指西域一带或位于我国西方的国家。 唐 张说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之二:“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 清 魏源 《江南吟》之八:“ * , * ,产海西,来海东。”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海西之乐,近又东来。”
[白海青歌]西金
指西方。古以五行配属中央与四方,西方属金,故称。 唐 黄滔 《知白守黑赋》:“岂非白也吐耀含辉,禀西金而成姿。”
[白海青歌]五行
(1) 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构成世界万物,中医用五行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推算人的命运
(2) 见“五常”
[白海青歌]非人
(1) 不合适的人
所用非人
(2) 残废人
(3) 缺乏人性或个性的人
(4) 不人道的(非人待遇)
[白海青歌]天山
亚洲中部大山系,东段在中国新疆中部,西段在中亚。多5000米以上山峰,主峰托木尔峰7439米
[白海青歌]额尔
唐 时 回纥 的高级贵族。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二节:“匐的上面有额尔。额尔是氏族贵族,狭义指可汗氏族的贵族,广义指内九姓的贵族。”
[白海青歌]摅诚
犹竭诚。
[白海青歌]通贡
犹进贡。 明 王琼 《双溪杂记》:“至 弘治 十一年, 阿黑麻 因不得通贡,自将 陕 巴 送回,復立 土鲁番 ,通贡如旧。” 清 大汕 《海外纪事》卷三:“向化之心虽有,为小国从未请命通贡。”
[白海青歌]方物
(1).本地产物;土产。《书·旅獒》:“无有远邇,毕献方物。” 蔡沉 集传:“方物,方土所生之物。”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九土述职,各贡方物,以效诚耳。” 唐 朱庆馀 《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诗:“方物就中名最远,只应愈疾味偏佳。”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方物》:“ 越中 清馋,无过余者,喜啖方物。 北京 则苹婆果、黄鬣马牙松…… 山阴 则 破塘 笋、谢橘、 独山 菱、河蟹、 三江屯 蟶、白蛤、江鱼、鰣鱼、里河鰦。”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方物见斥,外品流行, 中国 经济,遂以困匱。”
(2).犹识别;名状。《国语·楚语下》:“民神杂糅,不可方物。” 韦昭 注:“方,犹别也;物,名也。”《明史·冯恩传》:“若 鋐 ,则如鬼如蜮,不可方物。”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岷江 ﹞受 彭蠡 之流,阻以 小姑 之险,澒洞震动,不可方物。”
(3).指辨别事理。《礼记·内则》:“四十始仕,方物、出谋、发虑。” 俞樾 《群经平议·礼记三》:“方物者,辨别其事也。惟能辨别其事,故能出谋发虑也。”
(4).仿佛;类似。 唐 储光羲 《贻余处士》诗:“市亭忽云搆,方物如山峙。” 章炳麟 《辨诗》:“ 汉 世自 贾生 《惜誓》,上接《楚辞》,《鵩鸟》亦方物《卜居》,而 相如 《大人赋》,自《远游》流变。”
(5).指各方的物议。《南史·宋南郡王义宣传》:“汝与 师护 年时一辈,各有其美,方物之义,亦互有少劣。”《宋书》本传作“物议亦互有少劣”。
[白海青歌]鸷鸟
凶猛的鸟,如鹰、雕、枭等
[白海青歌]译鞮
翻译。《辽史·陈昭衮传》:“工译鞮,勇而善射。”参见“ 译象 ”。
[白海青歌]玉爪
(1).对鹰、鹫等猛禽脚爪的美称。 唐 杜甫 《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取未得赋》之二:“万里寒空祗一日,金眸玉爪不凡材。”
(2).借指猛禽。 清 洪昇 《长生殿·合围》:“一壁厢把翅摩霄的玉爪腾空散,一壁厢把足驾雾的金獒逐路栏。”
(3).形容美人的指甲。 唐 元稹 《闺晚》诗:“红裙委砖阶,玉爪剺朱橘。”
(4).指茶叶。 宋 杨万里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蒸水老禪弄泉手, 隆兴 元春新玉爪。”
(5).见“ 玉蚤 ”。
[白海青歌]隽逸
亦作“隽逸”。1.俊秀飘逸;超群拔俗。《红楼梦》第七八回:“临散时,忽谈及一事,最是千古佳谈,‘风流隽逸,忠义感慨’,八字皆备。”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韦 柳 雋逸,不宜长篇。”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二章:“《陈风》里的‘月出皎兮’,写怀人的心境最为尖新隽逸。”
(2).才智俊秀不凡之士。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六册第五章第一节:“ 明元帝 在即位之初,就分遣使者巡求‘隽逸’,网罗‘豪门彊族’和‘先贤世胄’到 平城 做官。”
[白海青歌]皓羽
白色的羽毛。 汉 班固 《东都赋》:“发皓羽兮奋翘英,容絜朗兮於纯精。”
[白海青歌]陆离
形容色彩绚丽繁杂
光怪陆离
带长铗之陆离兮。——《楚辞·屈原·涉江》
[白海青歌]育林
植树造林
搞好育林工作
[白海青歌]远服
指王畿以外的地方。 唐 刘禹锡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诗:“圣功奠远服,神物拥休禎。” 清 黄景仁 《野望》诗:“远服通三郡,蛮烟接五溪。”
[白海青歌]无稽
无可查考;没有根据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无稽之事。——清· 黄宗羲《原君》
荒诞无稽
[白海青歌]精朗
明亮。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观。”《吕氏春秋·尽数》:“集於珠玉与,为精朗;集於树木与,为茂长。” 唐 王度 《古镜记》:“比及日復,镜亦精朗如故。”
[白海青歌]瑞图
旧指上天所赐、表示受命的图籍。 汉 班固 《东都赋》:“启灵篇兮披瑞图,获白雉兮效素乌。” 汉 王逸 《九思·逢尤》:“羡 咎繇 兮建典謨,懿 风后 兮受瑞图。” 唐 杜甫 《凤凰台》诗:“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 宋 宋祁 《陈州瑞麦赋》:“绘我于瑞图,辨我于凡菽。”
[白海青歌]越裳
亦作“ 越常 ”。亦作“ 越尝 ”。古南海国名。 汉 王充 《论衡·恢国》:“ 成王 之时, 越常 献雉。”按,《汉书·贾捐之传》 颜师古 注引此作“越尝”。 汉 张衡 《东京赋》:“北燮 丁令 ,南谐 越常 。”《后汉书·南蛮传》:“ 交趾 之南,有 越裳国 。 周公 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 越裳 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 唐 杜甫 《诸将》诗之四:“ 越裳 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明 唐寅 《白燕》诗:“ 越裳 雉尾 姬周 化,瀚海乌头 汉 使归。”
[白海青歌]比拟
(1) 修辞手法的一种,包括拟人、拟物
(2) 对比,比较
无法比拟
比拟反差
[白海青歌]写形
(1).谓从外形审察病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越人 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2).画像,图写形貌。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公直》:“﹝ 陆德明 ﹞入朝, 太宗 引为文馆学士,使 阎立本 写形。” 宋 梅尧臣 《传神悦躬上人》诗:“鑑貌不鑑道,写形寧写心。” 宋 邓椿 《画继·徽宗皇帝》:“凡所得纯白禽兽,一一写形作册。”
[白海青歌]宁可
表示在权衡两方面的利害得失后,选择其中的一面
宁可共载不。——《乐府诗集·陌上桑》
宁可早点儿出发,也不要迟到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