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题钱谷山水写生·其十二·蓼汀风雪】_乾隆 | 清代

【题钱谷山水写生·其十二·蓼汀风雪】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钱谷山水写生·其十二·蓼汀风雪]原文

风动鲤鱼红蓼花,秋光满目夕阳斜。

莫嫌帧里阙名氏,精鉴晴岚自不差。

[题钱谷山水写生·其十二·蓼汀风雪]诗词问答

问:《题钱谷山水写生·其十二·蓼汀风雪》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题钱谷山水写生·其十二·蓼汀风雪]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二

2. 是册仅有钱谷图章而未署名氏然张若霭工画精于鉴赏定为钱谷手笔自当不差若霭号晴岚

[题钱谷山水写生·其十二·蓼汀风雪]参考注释

[题钱谷山水写生·其十二·蓼汀风雪]风动

空气压力使运动或作功

风动工具

[题钱谷山水写生·其十二·蓼汀风雪]鲤鱼

(1).鱼名。身体侧扁,背部苍黑色,腹部黄白色,嘴边有长短须各一对。肉味鲜美。生活在淡水中。 汉 焦赣 《易林·革之颐》:“ 尼父 孔丘 ,善钓鲤鱼。” 宋 陆游 《鲤鱼行》:“鲤鱼财三尺,浅水不覆脊。” 宋传恩 《绿水悠悠·罩鱼》:“这是一条鲤鱼,一条十多斤重的鲤鱼。”

(2).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鲤鱼”代称书信。 唐 元稹 《贻蜀·张校书元夫》诗:“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 清 谭嗣同 《寄人五绝》:“鲤鱼三十六,江上报秋书。”

(3).借指传递书信者。 唐 孟浩然 《送王大校书》诗:“尺书能不恡,时望鲤鱼传。” 唐 元稹 《苍溪县寄扬州兄弟》诗:“凭仗鲤鱼将远信,鴈回时节到 扬州 。” 元 萨都剌 《送王伯循御史》诗:“ 曲江 水发愿相忆,莫遣鲤鱼音信稀。”参见“ 鱼书 ”。

[题钱谷山水写生·其十二·蓼汀风雪]红蓼

蓼的一种。多生水边,花呈淡红色。 唐 杜牧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诗:“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计定》:“秋到 润州 江上,红蓼黄芦白浪。” 清 杨芳灿 《满江红·芦花》词:“红蓼滩头秋已老,丹枫渚畔天初暝。”

[题钱谷山水写生·其十二·蓼汀风雪]秋光

(1).秋日的阳光。 唐 李商隐 《商於》诗:“ 商於 朝雨霽,归路有秋光。” 清 刘大櫆 《吴氏节母墓志铭》:“悬皎日之秋光,倾 岷江 以涤也。”

(2).秋日的风光景色。 唐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诗:“秋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 唐 司空图 《重阳山居》诗:“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宋 王安石 《锺山西庵白莲亭》诗:“野艷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 明 杨慎 《赋得千山红树图送杨茂之》:“画作千山红树图,行色秋光两瀟洒。”

[题钱谷山水写生·其十二·蓼汀风雪]满目

充满视野

琳琅满目

[题钱谷山水写生·其十二·蓼汀风雪]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题钱谷山水写生·其十二·蓼汀风雪]精鉴

见“ 精鑑 ”。

亦作“ 精鉴 ”。明于鉴别。亦指高明的识别力。 唐 韩愈 《与凤翔邢尚书书》:“欲求士之贤愚,在於精鉴博采之而已。” 五代 齐己 《爱吟》:“传写会逢精鉴者,也应知是咏閒情。”《宋史·儒林传四·吕祖谦》:“尝读 陆九渊 文喜之,而未识其人,考试礼部,得一卷,曰:‘此必 江西 小陆 之文也。’揭示,果 九渊 ,人服其精鑑。” 王先谦 《与缪荃孙书》:“ 石州 文除 祁 赵 两碑志外,无可入选,足徵精鉴。”

[题钱谷山水写生·其十二·蓼汀风雪]晴岚

晴日山中的雾气。 唐 郑谷 《华山》诗:“峭仞耸巍巍,晴嵐染近畿。” 宋 周邦彦 《渡江云》词:“晴嵐低 楚 甸,暖回鴈翼,阵势起平沙。” 明 刘基 《郁离子·玄豹》:“暖靄晴嵐,山蒸泽烘,结为祥云。”

[题钱谷山水写生·其十二·蓼汀风雪]不差

(1)

全对,无差错

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2)

不错,不坏

今年的麦收成想还不差。——叶圣陶《火灾·晓行》

,,,

  • 【采珠行】_乾隆 | 清代
  • 【采珠行】_乾隆 | 清代 >> 【采珠行】_乾隆 | 清代...

  • 【西甘涧】_乾隆 | 清代
  • 【西甘涧】_乾隆 | 清代 >> 【西甘涧】_乾隆 | 清代...

  • 【翠云岩·其二】_乾隆 | 清代
  • 【翠云岩·其二】_乾隆 | 清代 >> 【翠云岩·其二】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