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道中作·其三】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蓟州道中作·其三]蓟州道中作·其三原文
江南二月我岂知,杜牧诗中彷佛之。
今日青郊真绝胜,山云淰淰柳丝丝。
[蓟州道中作·其三]诗词问答
问:蓟州道中作·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蓟州道中作·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蓟州道中作·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蓟州道中作·其三]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八
[蓟州道中作·其三]参考注释
[蓟州道中作·其三]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蓟州道中作·其三]二月
中篇小说。柔石作。1929年发表。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来到芙蓉镇小学任教,与校长之妹陶岚相爱。萧因同情、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老同学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议和诬蔑。为了彻底帮助文嫂,他决定牺牲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击。文嫂终于不堪舆论压力上吊自尽。萧涧秋受此打击,毅然离开芙蓉镇,陶岚决意随他而去。
[蓟州道中作·其三]杜牧
字牧之,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现陕西西安)人
[蓟州道中作·其三]彷佛
同“仿佛”
[蓟州道中作·其三]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蓟州道中作·其三]青郊
指春天的郊野。 南朝 齐 谢朓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结軫青郊路,迴瞰苍江流。” 唐 陈子昂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青郊树密,翠渚萍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绛妃》:“吐虹丝於碧落,乃敢因月成阑;翻柳浪於青郊,谬説为花寄信。”
[蓟州道中作·其三]淰淰
散乱不定貌。 唐 杜甫 《放船》诗:“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 仇兆鳌 注引 董斯张 曰:“淰淰者,状云物散而不定。”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心香》:“翠亭亭别是清虚境,淰淰云花映。” 清 钱谦益 《十三夜》诗:“浴鸥汀渚层层出,没鸖溪田淰淰流。”
[蓟州道中作·其三]丝丝
(1).形容纤细之物。犹言一丝一丝。 唐 司空图 《灯花》诗之一:“ 蜀 柳丝丝羃画楼,窗尘满镜不梳头。” 宋 苏轼 《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三:“鬱鬱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蕚是乡人。” 明 文徵明 《素发》诗:“素髮丝丝不满梳,衰容览镜已非吾。”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月儿初还在池下丝丝柳影后窥看,像沐罢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发一般。”
(2).形容细微的感觉。犹一些、一点。 宋 苏轼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诗:“江空野阔落不见,入户但觉轻丝丝。” 刘半农 《静》诗:“他俩已经麻木,不再觉得两边肋胁下一丝丝的噏着痛了。”
(3).象声词。 茅盾 《子夜》七:“车子已经开进他家的大门,车轮在柏油路上丝丝地撒娇。” 管桦 《二十八宿》:“油灯丝丝地烧着,灯光里飘动着抽烟的烟雾。”
乾隆,清代,蓟州道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