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诗 其五】作者:姜夔 朝代:宋代
[昔游诗-其五]昔游诗 其五原文
我乘五板船,将入沌河口,大江风浪起,夜黑不见手。
同行子周子,渠胆大如斗。
长竿插芦席,船作野马走。
不知何所诣,生死付之偶。
忽闻入划声,灯火亦稍有。
杙船遂登岸,急买野家酒。
[昔游诗-其五]诗词问答
问:昔游诗 其五的作者是谁?答:姜夔
问:昔游诗 其五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姜夔的名句有哪些?答:姜夔
[昔游诗-其五]参考注释
[昔游诗-其五]河口
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河段
[昔游诗-其五]大江
(1) 大的江
(2) 中国的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龟蛇锁大江。——毛 * 《菩萨蛮·黄鹤楼》
[昔游诗-其五]风浪
(1) 风和波浪
(2) 比喻艰险的遭遇
久经风浪
[昔游诗-其五]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昔游诗-其五]同行
(1) 同路
携手同行
(2) 联合行动
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
[昔游诗-其五]胆大如斗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 维 妻子皆伏诛” 裴松之 注引《世语》:“ 维 死时见剖,胆如斗大。”后因称胆量极大为“胆大如斗”。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有一箇 赵子龙 胆大如斗。”亦省作“ 胆如斗 ”。 宋 黄庭坚 《再答明略》诗之二:“ 廖侯 言如不出口,銓量古今胆如斗。”一说,“如斗”应作“如升”。《资治通鉴·魏元帝咸熙元年》“众格斩 维 ” 元 胡三省 注:“又《世语》曰:‘ 维 死时见剖,胆如斗大。’如斗非身所能容,恐当作‘升’。”按,古时形容人胆大,亦有作“如升”者,见《南史·贼臣传·侯景》。
[昔游诗-其五]芦席
用芦苇编成的席子。 洪深 《赵阎王》第二节第三幕:“别说棺材,连芦席片儿都没有。”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十三章:“ 祝永康 向她了解做芦席的情况。”
[昔游诗-其五]马走
(1).马夫;马卒。 唐 元稹 《<白氏长庆集>序》:“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者祀》:“縉绅、大僚、牛童、马走、妇人、稚子无不亲事 真君 ,燠其寒,飫其嗛。”
(2).谦辞。“ 牛马走 ”的省称。 清 曾国藩 《五箴·有恒箴》:“天君司命,敢告马走。”
[昔游诗-其五]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昔游诗-其五]何所
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昔游诗-其五]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昔游诗-其五]灯火
泛指亮着的灯烛
[昔游诗-其五]登岸
上岸;登上陆地
姜夔,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