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演雅】_方岳 | 宋代

【演雅】作者:方岳 朝代:宋代

[演雅]演雅原文

蠨蛸网罗遗逸,离留劝课农桑。
鸣蜩吸风饮露,反舌吹笙鼓簧。

[演雅]诗词问答

问:演雅的作者是谁?答:方岳
问:演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岳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岳

[演雅]参考注释

[演雅]网罗

(1) 捕捉鱼和禽兽的用具,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2) 多方面地搜求、招致

网罗人才

(3) 比喻法律,法网

[演雅]遗逸

亦作“ 遗佚 ”。亦作“ 遗軼 ”。1.遗漏;遗弃而不用。《孟子·公孙丑上》:“进不隐贤,必其以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列子·黄帝》:“神圣知其如此,故其所教训者,无所遗逸焉。”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夫科举本以取天下英才,格律其大约也,或者捨彼取此,使士有遗逸之嗟。” 清 唐孙华 《送宫恕堂北上》诗:“况今名俊尽鶱腾,遗佚奇才只一箇。”

(2).遗失;散失。《北齐书·卢文伟传》:“﹝ 卢询祖 ﹞有文集十卷,皆致遗逸。” 宋 苏辙 《上皇帝书》:“苟诚以为有遗才焉,则今所谓遗逸之书,有以收之矣。” 宋 苏辙 《进御集表》:“臣顷被圣旨编次遗文,始於禁中,次及三省密院,下至文武诸臣之家,凡尺牘寸纸,无所遗軼。”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八·汉遗文》:“世以 柳子 编 西汉 文章,只据《文选》,固多遗軼。”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宗室诗人》:“晚年独居一室,人迹罕至,诗篇不復检閲,故多遗佚。” 胡朴安 《<中国文学史>序》:“ 牛宏 以典籍遗逸,表请开献书之路。”

(3).指散失之物。多指遗文散籍;遗事逸闻。《汉书·艺文志》:“ 武帝 时,军政 杨僕 捃摭遗逸,纪奏兵録,犹未能备。” 晋 干宝 《<搜神记>序》:“虽考先志於载籍,收遗逸於当时,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覩也,又安敢谓无失实者哉。” 宋 晁补之 《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诗:“詔畀千金访遗逸,遗文逸字往往出。”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若父祖捐馆日,子孙幼弱,及一旦编摹,岂免小有疏略,当随拾遗佚而为别集可也。” 元 孛术 鲁翀 《大都路总都管姚公神道碑》:“公扬歷四十餘年,功名事业,磊磥赫奕。侃访辑遗軼,既久始备。”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七》:“至如《路史》,第博采前人遗逸,务得其説,以傅三妃之名,其是非悉不暇记矣。” 清 龚自珍 《城南席上谣》:“一客谈遗佚,目挟十钱入西市,五钱麦糊五钱纸,年年冬望 日本 使。”

(4).犹隐居。《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是岁遣博士 褚大 等六人持节巡行天下,存赐鰥寡,假与乏困,举遗逸独行君子诣行所在。” 唐 柳宗元 《贺赦表》:“废金宝之贡,有以彰俭德;搜遗逸之士,有以表至公。” 清 黄宗羲 《陈伯美先生七十寿序》:“盖 明 初之有求於遗逸者,议论之公;而今之不敢信草野者,闻见之陋也。”

(5).隐士;遗才。 唐 方干 《题悬溜岩隐者居》诗:“见説公卿访遗逸,逢迎亦是戴乌纱。”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一》:“市骏骨而捐金,招来遗軼;闻鷄鸣而起舞,寤寐功名。”《明史·麻僖传》:“四十年疏陈纳諫諍、举枚卜、补大僚、登遗佚、速考选数事,不报。” 明 贝琼 《送王克让员外赴陕西》诗:“应念东南有遗佚,采芝深谷尚盘桓。”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三节:“ 圣祖仁皇帝 ,一开博学鸿词科,再设 明 史馆,搜罗遗佚,徵辟入都,位之以一清秩一空名,而天下帖帖然、戢戢然矣。” 吴晗 《社会贤达考》:“隐了几年,跟了几年,名气有了,盛朝圣世是应该徵举遗逸的,于是得了‘社会贤达’之名而驰马奔命,赶进京师‘初入朝堂’了。”

(6).指前一朝代留下来的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退谷论经学》:“ 明 初,人犹多经学,皆 元 时遗逸。” 胡朴安 《<中国文学史>序》:“ 顺 康 之世,故老遗逸,越在草莽,承东林气节之盛,为经济有用之学。” 梁启超 《论私德》二:“ 顺 康 间,首开博学鸿词,以挚遗逸。”

[演雅]劝课

鼓励与督责。《后汉书·卓茂传》:“是时 王莽 秉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 宋 范仲淹 《答手诏五事》:“更严著勉农之令,使天下官吏专於劝课,百姓勤於稼穡。”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文帝 时,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对努力发展生产的地主给予奖励。”参见“ 劝农 ”。

[演雅]农桑

1.亦作"农桒"。 2.农耕与蚕桑。 3.指农作物和桑树。

[演雅]鸣蜩

蝉的一种,亦称秋蝉。体黑色,长一寸馀,翅色赭褐,脉黄色,胸腹部下被 * ,鸣器小而成卵圆形,秋间日没时常长鸣不已。亦谓蝉鸣叫。《诗·豳风·七月》:“四季秀葽,五月鸣蜩。” 毛 传:“蜩,螗也。” 孔颖达 疏:“《方言》曰: 楚 谓蝉为蜩, 宋 衞 谓之螗, 陈 郑 谓之蜋蜩, 秦 晋 谓之蝉。是蜩、蝉一物方俗异名耳。” 宋 范成大 《初归石湖》诗:“当时手种斜桥柳,无限鸣蜩翠扫空。” 续范亭 《偕友游石屋烟霞并赏满觉垄初桂》诗:“湖平舞白鷺,树静隐鸣蜩。”

[演雅]吸风饮露

(1).道家谓仙人以风露为饮食。《庄子·逍遥游》:“ 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穀,吸风饮露。”

(2).比喻不吃饭。 鲁迅 《伪自由书·后记》:“好象他们的一群倒是吸风饮露,带了自己的家私来给社会服务的志士。”

[演雅]反舌

(1).鸟名。即百舌鸟。《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小暑至,螳蜋生,鵙始鸣,反舌无声。” 孔颖达 疏:“反舌鸟,春始鸣,至五月稍止,其声数转,故名反舌。” 南朝 梁 沉约 《反舌鸟赋》:“有反舌之微禽,亦班名於庶鸟。乏佳容之可翫,因繁声以自表。” 清 李渔 《慎鸾交·心归》:“诗朋同游胜景,怎做得寒蝉僵鸟,反舌无声。”

(2).指语言与汉语不同之少数民族。《大戴礼记·小辨》:“传言以象,反舌皆至,可谓简矣。”《吕氏春秋·功名》:“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德厚也。”

(3).犹言张口结舌。 严复 《论教育书》:“用东文,彼犹可攘臂鼓脣于其间,独至西文用,则此曹皆反舌也。”

[演雅]吹笙

喻饮酒。 宋 张元干 《浣溪沙》词题曰:“谚以窃尝为吹笙云。” 辽 李齐贤 《鹧鸪天·饮麦酒》词:“饮中妙诀人如问,会得吹笙便可工。”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窃尝,尝酒也……《织餘琐述》云:‘乐器竹製者唯笙,用吸气吸之,恆轻,故以喻窃尝。’”

[演雅]鼓簧

(1).吹笙。簧,笙管中的铜叶,借指笙。《诗·秦风·车邻》:“既见君子,并坐鼓簧。” 毛 传:“簧,笙也。” 朱熹 集传:“簧,笙中金叶,吹笙则鼓动之以出声者也。” 汉 王逸 《九思·伤时》:“使 * 兮鼓簧,乘戈龢兮謳謡。”

(2).称颂。 唐 李邕 《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是以嗣前人,食旧德,鼓簧史传,柱石邦家,其来远矣。”

(3).比喻巧言善辩。 清 端方 《请平满汉畛域密折》:“而一二不逞之徒,竟敢乘此时机,造为 满 汉 异族权利不均之説,恣其鼓簧,思以凟皇室之尊严,偿叛逆之异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天下皆知大乱将至,革匪乃得肆其鼓簧。”

,

  • 【飘零】_刘黻 | 宋代
  • 【飘零】_刘黻 | 宋代 >> 【飘零】_刘黻 | 宋代...

  • 【颂古九首·其五】_释善悟 | 宋代
  • 【颂古九首·其五】_释善悟 | 宋代 >> 【颂古九首·其五】_释善悟 | 宋代...

  • 【句】_丁谓 | 宋代
  • 【句】_丁谓 | 宋代 >> 【句】_丁谓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