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咏和阗玉云龙瓮】_乾隆 | 清代

【咏和阗玉云龙瓮】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咏和阗玉云龙瓮]咏和阗玉云龙瓮原文

云固无知龙有知,昌黎说著互相资。

所凭依乃所自为,语易简中语实奇。

玩象本因坎与震,量材遂命琢兮追。

安溪申注取类广,遇合君臣道可思。

[咏和阗玉云龙瓮]诗词问答

问:咏和阗玉云龙瓮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咏和阗玉云龙瓮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咏和阗玉云龙瓮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咏和阗玉云龙瓮]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五

2. 去声

[咏和阗玉云龙瓮]参考注释

[咏和阗玉云龙瓮]无知

不懂情理;缺乏知识

年幼无知

[咏和阗玉云龙瓮]有知

有知觉;有知识。《礼记·三年问》:“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人之质所以异木质者,以其有知耳。” 唐 韩愈 《复志赋》:“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軻而艰难。”

[咏和阗玉云龙瓮]昌黎

(1). 唐 韩愈 世居 颍川 ,常据先世郡望自称 昌黎 (今 河北省 昌黎县 )人; 宋 熙宁 七年诏封 昌黎伯 ,后世因尊称他为 昌黎先生 。 唐 韩愈 《送陆歙州》诗序:“於是 昌黎 韩愈 道愿留者之心,而泄其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绍 昌黎 之道脉,岂兴八代之衰!” 清 周亮工 《王王屋传》:“公著诗一卷、文二卷。诗清婉有志,文则力追 昌黎 、 柳州 。” 马其昶 《<古文辞类纂标注>序》:“ 昌黎 论文,务去陈言。”

(2).借指 韩 姓。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之一:“中朝第一人,春官有 昌黎 。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按,此“昌黎”指 韩肖胄 。

[咏和阗玉云龙瓮]互相

彼此

互相攻击。——《广东军务记》

互相吞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互相轩邈。——吴均《与朱元思书》

互相的爱慕

[咏和阗玉云龙瓮]凭依

附着;依靠

无所凭依

[咏和阗玉云龙瓮]自为

(从哲学范畴解释,自为即)自觉,自由(掌握了事物运动规律,按规律办事)

[咏和阗玉云龙瓮]易简

(1).平易简约。《易·繫辞上》:“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清 魏源 《复何竹芗同年论会计书》:“至救时务之书,宜易简不宜繁难。”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故能易简而得理,无为而成化也。”

(2).谓宽和,不固执。 唐 白居易 《范阳张公墓志铭并序》:“在官宽重易简,绰然有长吏体。”

[咏和阗玉云龙瓮]中语

宫中例不外传的言语。《汉书·外戚传下·冯昭仪》:“太后还谓左右:‘此迺中语,前世事,吏何用知之?’” 颜师古 注:“中语,谓宫中之言语也。”

[咏和阗玉云龙瓮]量材

见“ 量才 ”。

[咏和阗玉云龙瓮]取类

谓取用类似事物以说明本体。犹比喻。《汉书·刑法志》:“《洪范》曰:‘天子作民父母,为天下王。’圣人取类以正名,而谓君为父母,明仁爱德让,王道之本也。”

[咏和阗玉云龙瓮]遇合

指臣子逢到善用其才的君主。也指宾主相得甚欢;相遇而彼此投合

[咏和阗玉云龙瓮]臣道

为臣的道理和本分。《易·坤》:“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穀梁传·桓公十一年》:“死君难,臣道也。”《孟子·离娄上》:“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 尧 舜 而已矣。”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主道得而臣道序,官不易方而太平用成。” 清 曾国藩 《复黄恕皆侍郎书》:“窃观古来臣道,凡臣工皆可匡扶主德,直言极諫,惟将帅不可直言极諫,以其近於鬻拳也。”

,

  • 【杂诗】_龚自珍 | 清代
  • 【杂诗】_龚自珍 | 清代 >> 【杂诗】_龚自珍 | 清代...

  • 【泛舟西湖即景杂咏八首·其二】_乾隆 | 清代
  • 【泛舟西湖即景杂咏八首·其二】_乾隆 | 清代 >> 【泛舟西湖即景杂咏八首·其二】_乾隆 | 清代...

  • 【出古北口作】_乾隆 | 清代
  • 【出古北口作】_乾隆 | 清代 >> 【出古北口作】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