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原文
两朱阁,相对为梵宇。
其初谁所居,临真宜都两公主。
公主妆楼作庋经,驸马书台为雁堵。
笙歌鼓吹无复闻,祗闻钟鱼聚禅侣。
两朱阁,原为帝子家。
李唐家法爱公主,赐予无算资奢华。
奢华已不逊,渐至把持朝政恣淫邪。
王维郁轮袍,何事弗为耶。
终于寥寂栖僧伽,几曾吹1一1箫作仙去,徒令过客生咨嗟。
两朱阁,溯始置,吞并平民屋舍为邸第。
白家少傅是用刺,虽然责已斯难责人易,崖口亦有香山寺。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诗词问答
问:《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注释
1.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四
2. 刺佛寺渐多也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参考注释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朱阁
(1).红色的楼阁。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玄云拖朱阁,振风薄綺疏。” 唐 许浑 《宴饯李员外》诗:“云叶渐低朱阁掩,浪花初起画檣回。” 宋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转朱阁,低綺户,照无眠。” 清 孙枝蔚 《对酒》诗:“香气来朱阁,风光在画船。”
(2).通政院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官廨》:“朱阁,《翰墨大全》、《旧典》:通政本隶西臺,近制建官则领朱阁。”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相对
(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梵宇
佛寺。《梁书·张缵传》:“经法王之梵宇,覩因时之或跃;从四海之宅心,故取乱而诛虐。” 唐 宋之问 《登禅定寺阁》诗:“梵宇出三天,登临望八川。”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小生是 西洛 贫儒,四海游学歷州府,至 蒲州 ,因而到梵宇。”《老残游记》第二回:“﹝ 老残 ﹞到了 铁公祠 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 千佛山 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所居
住宅;住处。《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 至正 甲申岁, 潮州 士人 余善文 ,於所居白昼闲坐,忽有力士二人,黄巾绣袄,自外而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康熙 中, 献县 胡维华 以烧香聚众谋不轨。所居由 大城 、 文安 一路行,去京师三百餘里。”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公主
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周称王姬,战国始称公主)
公叔为相,尚(娶)魏公主。——《史记·吴起列传》
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妆楼
旧称妇女居住的楼房。 唐 沉佺期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诗:“粧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 唐 白居易 《春词》:“低花树映小粧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清 张宸 《送张翼西驸马还京》诗:“粧楼翠幙春无数,憔悴人间 孙子荆 。”
指妇女的居室。 唐 沉佺期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诗:“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 宋 柳永 《少年游》词:“日高花榭懒梳头,无语倚妆楼。”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妆楼晓看荷香十里,猊炉烟烬。”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二场:“[ 侯朝宗 ]:小生有意拜访 香君 妆楼,不知能否如愿?”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驸马
(1) 副车之马;驾辕之外的马
驸马都尉掌附马
(2) 驸马都尉的简称。原为汉代官名。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必担任驸马都尉一职。后来[驸马]就成为皇帝女婿的专称
(3) 泛指女媚(多含讥讽或戏谑意)
公司经理招驸马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书台
读书的处所。 南朝 宋 雷次宗 《豫章古今记》:“ 徐孺 宅在 梅福 宅东……又云 孺 宅北去城一里,亦曰书臺。” 明 萧芷厓 《秋居杂兴》诗之一:“书臺穷目稻畦平,泽国风高白苧城。”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笙歌
(1)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乐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鼓吹
(1) 宣扬,使众人知道
鼓吹六经
(2) 吹嘘
鼓吹种族优劣论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无复
(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
(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少来搜集书史,颇得诸遗书,无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3).没有履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仲尼 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復,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4).不能恢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无復,残类灭宗亡国是也。”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钟鱼
寺院撞钟之木。因制成鲸鱼形,故称。亦借指钟、钟声。 宋 黄庭坚 《阻风入长芦寺》诗:“金碧动江水,钟鱼到客船。” 金 宗道 《宝嵓僧舍》诗:“寂寂钟鱼柏满轩,午风轻颺煮茶烟。”参见“ 鐘鱼 ”。
形同鲸鱼的撞钟的大木。语本《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发鲸鱼,鏗华鐘” 李善 注引 三国 吴 薛综 《西京赋》注:“海中有大鱼名鲸,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鱼。鲸鱼击蒲牢,蒲牢輒大鸣呼。凡鐘欲令其声大者,故作蒲牢於其上,撞鐘者名为鲸鱼。” 宋 陆游 《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诗》之一:“粥后鐘鱼未动时,夜灯仍对碧琉璃。” 清 孙枝蔚 《赠李湘北学士》诗:“狮象力最雄,鐘鱼声不迫。”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禅侣
僧侣。 唐 杨巨源 《题贾巡官林亭》诗:“ 许询 本爱交禪侣, 陈寔 由来是好儿。”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端》:“意况清虚,酷慕禪侣。”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树怪》:“﹝ 石涛 和尚﹞与一二禪侣围火庵内。”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帝子
帝王的子女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李唐
指 唐 朝。 唐 皇室姓 李 ,故称。 唐 周朴 《吊李群玉》诗:“ 羣玉 诗名冠 李唐 ,投诗换得校书郎。” 宋 周敦颐 《爱莲说》:“ 晋 陶渊明 独爱菊,自 李唐 来,世人甚爱牡丹。” 清 郑燮 《道情》诗之八:“文章两 汉 空陈迹,金粉 南朝 总废尘, 李唐 赵宋 慌忙尽。”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家法
(1) 家长统治本家或本族人的法度
圣贤家法。——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家长责打家人或孩子的用具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赐予
(1) 作为一项恩惠而授予,恩赐
(2) 恩赐,赏给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无算
无法算计。形容数目多
获矢无算。——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死伤无算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奢华
奢侈浮华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项链》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已不
见“ 已否 ”。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把持
(1) 拿,握
手能把持锋刃
(2) 揽权专断,不让别人参与——用于贬意
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控制
往往把持不定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朝政
朝廷的政治和事务
内妃不得干涉朝政
皇上不理朝政久矣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淫邪
* ; * 。《管子·禁藏》:“秋行五刑,诛大罪,所以禁淫邪,止盗贼。” 汉 陆贾 《新语·术事》:“故 舜 弃黄金於崭嵓之山, 禹 捐珠玉於五湖之渊,将以杜淫邪之欲,絶琦瑋之情。”《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傍有恶少年数人,就説他许多淫邪不美之行,书生贱之。”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二章:“她瞧不起 孙水嘴 ,除了他看她的眼光里带着淫邪以外,代表主任介绍他入党没有被通过,也是重要的原因。”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王维
(701—761或698—759)。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开元中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后官至尚书右丞。现存《雪溪图》、《写济南伏生像》相传是他的作品。今存《王右丞集》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郁轮袍
(1).古曲名。相传为 唐 王维 所作。 维 未冠而有文名,又精音律,妙能琵琶,为 岐王 所重。 维 方将应举,求王庇借。王遂引至公主第,使为伶人。 维 奏新曲号《郁轮袍》,为公主所激赏,乃为之说项, 维 遂得高中。事见 唐 薛用弱 《集异记》。 宋 苏轼 《宋叔达家听琵琶》诗:“新曲翻从《玉连琐》,旧声终爱《鬱轮袍》。”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鬱轮袍》曲惭新奏,风送银弯犯斗槎。” 清 缪慧远 《有感》诗:“紫塞重弹《白翎雀》, 金门 竞奏《鬱轮袍》。”
(2).杂剧名。 明 王衡 作。敷衍 王维 的故事。
(3).琵琶套曲《霸王卸甲》的别名。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终于
(1) 表示下文是最终出现的情况
改革终于开始了
(2) 毕竟
他终于是人,缺点是难免的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寥寂
冷落,寂寞;寂静无声
万籁寥寂
寥寂的夜空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僧伽
(1).梵语的译音。意为大众。原指出家佛教徒四人以上组成的团体,后单个和尚也称“僧伽”。简称为僧。 唐 刘行敏 《嘲李叔慎贺兰僧伽杜善贤》诗:“ 叔慎 骑乌马,僧伽把漆弓。”《西游记》第六七回:“那个僧伽,披领袈裟,先谈《孔雀》,后念《法华》。”
(2).梵语。狮子。《孔雀王咒经》卷下:“ 阿难 ,南方四夜叉大军主住南方,常守护南方,其名如是:僧伽、优波僧伽、偿起罗、旃陀那。” 波罗 注:“﹝僧伽﹞, 梁 言师子。”
(3).国名。指今 斯里兰卡 。旧称 狮子国 。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古里国》:“﹝ 古里国 ﹞当 巨海 之要,去 僧伽 密邇,亦西洋诸番之马头也。” 冯承钧 校注:“《岛夷志略》作‘僧伽剌’,即 锡兰山 之梵名。”
(4).人名。为 西域 名僧,俗姓 何 , 龙朔 初入 唐 ,於 泗州 建寺,后居 荐福寺 。世称其为 观音大士 化身。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号号 僧伽 ,有时与我论二车。”
(5).借指 观音大士 或其塑像。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诵真经三迴九转,敲鐘罄动地惊天,总不过是对 僧伽 发舒嗟怨。”参阅《太平广记》卷九六引《纪闻录·僧伽大师》。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几曾
何曾;何尝
在他重病期间,我几曾安睡过一夜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仙去
亦作“僊去”。1.成仙而去。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至蚕时,有神女夜至,助客养蚕……繅讫,女与客俱仙去,莫知所如。”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 彭祖 之弟子﹞七八人,皆歷数百岁,在 殷 而各仙去。” 宋 曾巩 《仙都观三门记》:“ 建昌军 南城县 僊都观 ,世传 * 於此僊去,故立祠在焉。” 清 吴伟业 《过淮阴有感》诗之二:“我本 淮王 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2).去世。死的婉辞。 宋 无名氏 《仁宗御容赴景陵宫奉安导引》词:“彩云縹緲,海上隐三山,仙去莫能攀。”《梅涧诗话》卷上引 宋 李昴英 诗注:“ 山谷 謫居 宜州 城楼,得热疾,病中以簷溜濯足,连称‘快哉’,未几仙去。” 元 倪瓒 《画竹》诗:“ 湖州 (指 宋 文同 )仙去三百禩, 坡翁 高絶孰与侣?” 明 吴承恩 《寿胡内子张孺人六袠序》:“逮夫 双洲 翁媪僊去, 西畹 已入官,而一切巨细不免丛孚其身矣。”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过客
过路的人
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韩非子·五蠹》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咨嗟
(1).赞叹。《楚辞·天问》:“何亲揆 发 ,定 周 之命以咨嗟?” 王逸 注:“咨嗟,叹而美之也。”《南史·张绪传》:“ 刘悛 之为 益州 ,献 蜀 柳数枝…… 武帝 以植於 太昌 灵和殿 前,常赏玩咨嗟。” 宋 欧阳修 《赠无为军李道士》诗:“ 李师 琴纹如卧蛇,一弹使我三咨嗟。” 王闿运 《曾孝子碑文》:“学士大夫高尚其道,负贩佣嫗咨嗟其行。”
(2).叹息。 汉 焦赣 《易林·离之升》:“车伤牛罢,日暮咨嗟。”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雁门太守行》:“﹝ 王涣 ﹞病卒,老少咨嗟,奠酬以千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正监蒙难纪实》:“是时, 高公 已居林下,颇为咨嗟,然已无可奈何。”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吞并
(1) 合并
(2) 并吞;兼并
互相吞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平民
普通老百姓
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宋· 苏轼《教战守》
平民和贵族之间的争执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屋舍
房子,房舍
屋舍俨然。——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邸第
亦作“ 邸弟 ”。1.达官贵族的府第。《史记·荆燕世家》:“臣观诸侯王邸弟百餘,皆 高祖 一切功臣。” 宋 刘辰翁 《宝鼎现》词:“滉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冻,散红光成綺。”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长平公主》:“土田邸第,金钱牛车,锡予有加。”
(2).客店;馆舍。 唐 元稹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邸第过从隔, 蓬 壶 梦寐瞻。” 宋 徐铉 《稽神录·周本》:“ 信州 刺史 周本 入覲 扬 都,舍於邸第。”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少傅
古代官名。“三孤”之一。 周 代始置,为君国辅弼之官。与少师、少保合称“三孤”。后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而无实职。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是用
因此。《左传·襄公八年》:“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汉 张衡 《东京赋》:“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大 汉 ,而欣戴 高祖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是用沥血鸣神,剖心告世。”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崖口
山崖间的豁口;谷口。 唐 岑参 《题华严寺瓌公禅房》诗:“朝从老僧饭,昨日崖口宿。” 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诗:“淹泊俱崖口,东西异石根。”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四·两朱阁(刺佛寺渐多也)]香山寺
寺名。(1)在 河南省 洛阳市 西南 龙门山 上, 后魏 时建。(2) 北京市 西郊 香山 上,古有 香山寺 。参见“ 香山 ”。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