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涵漪斋】_乾隆 | 清代

【涵漪斋】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涵漪斋]涵漪斋原文

今岁阳和早,冻消春水生。

漾风翻细皱,映日澈新清。

梳潋兰苕茁,乘浮凫雁鸣。

察观一俯仰,化理面前呈。

[涵漪斋]诗词问答

问:涵漪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涵漪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涵漪斋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涵漪斋]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

[涵漪斋]参考注释

[涵漪斋]今岁

指今年

今岁是个丰收年

[涵漪斋]阳和

(1).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鹤仙》词:“想阳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娇桃冶。” 明 刘基 《梅花》诗之三:“不是孤芳贞不挠,阳和争得上枯枝。”

(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鳩,至於识者,犹憎其眼。”《旧唐书·于志宁传》:“今时属阳和,万物生育,而特行刑罚,此谓伤春。” 元 萨都剌 《雪中妃子》诗:“疑是阳和三月暮,杨花飞处牡丹开。”

(3).温暖;和暖。 唐 陈子昂 《谏刑书》:“狱吏急法,则惨而阴雨;陛下赦罪,则舒而阳和。”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阳和的春日晒着的这日中,我还不能自觉,依旧穿了这件夜游的敝袍,在大街上阔步。”

(4).喻指和悦的脸色。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对者如登 泰 华 ,坐春风,非不阳和熙熙,贮在颜间,而业已置人於青云上。”

(5).阳气。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气则彫瘁於凝霜,值阳和则鬱蔼而条秀。” 唐 方干 《除夜》诗:“煦育诚非远,阳和又欲昇。” 清 姚莹 《噶玛兰台异记》:“泽源与山脉僨兴,阴晦与阳和交战,二气相薄,梗塞乍通。”

(6).祥和的气氛。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四:“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唐 杨巨源 《上裴中丞》诗:“政引风霜成物色,语回天地到阳和。”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诗:“光浮太乙照千门,徧召阳和布密恩。”

(7).借指佳音。 明 孙柚 《琴心记·廷尉伸冤》:“ 长卿 本意九死为期,不意阳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还令 文园 。”

[涵漪斋]春水

(1).春天的河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 黄武 元年,迁左将军”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 杜甫 《遣意》诗之一:“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 杨维桢 《雨后云林图》诗:“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餘春水生。”

(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

(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多干事,盖朕尝有赏擢,故皆勉力。”

[涵漪斋]映日

(1).指阳光。《文选·潘岳<射雉赋>》:“忌上风之餮切,畏映日之儻朗。” 徐爰 注:“言其忌声而畏光也。”

(2).映照着日光。 南朝 齐 谢朓 《秋竹曲》:“从风既裊裊,映日颇离离。”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 江 南 徐鉉 善小篆,映日视之,书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曲折处亦无偏侧。”

[涵漪斋]新清

(1).犹清新。 宋 曾巩 《答葛蕴》诗:“大章已逸发,小章更新清。”

(2).新鲜清爽。 林海音 《城南旧事·驴打滚儿》:“驴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铃铛,在雪后的新清空气里,响得真好听。”

[涵漪斋]兰苕

兰花。《文选·郭璞<游仙诗>》:“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 李善 注:“兰苕,兰秀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四:“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金 元好问 《望云谣》:“登山採兰苕,兰苕霜早凋。”

[涵漪斋]凫雁

亦作“ 鳧鴈 ”。1.野鸭与大雁。有时单指大雁或野鸭。《荀子·富国》:“然后飞鸟鳧雁若烟海。”《楚辞·九辩》:“鳧鴈皆唼夫粱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2).鸭与鹅。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因思 杜陵 梦,鳧雁满回塘。”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朱雀门外街巷》:“近东即 迎祥池 ,夹岸垂杨、菰蒲、莲荷,鳧雁游泳其间。”

[涵漪斋]察观

观察,考察。 三国 魏 曹操 《与王修书》:“察观先贤之论,多以盐铁之利,足赡军国之用。”

[涵漪斋]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涵漪斋]化理

(1).教化治理。 唐 柳宗元 《河间刘氏志文》:“克生良子,用扬懿美,有其文武,弘我化理。” 宋 欧阳修 《贾谊不至公卿论》:“ 文帝 卒能拱默化理,推行恭俭,缓除刑罚,善养臣下者, 谊 之所言略施行矣。” 明 张居正 《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嗟乎!荒陬陋区,幸得藉公化理,民不敢为蠹,士不敢为蝎。”《清史稿·世祖纪二》:“化理未奏,则罪在朕躬。”

(2).佛家指事物变化之理。《楞严经》卷十:“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髮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

[涵漪斋]面前

跟前;面对着的地方

他来到国王面前

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很艰巨

,

  • 【敦素堂】_乾隆 | 清代
  • 【敦素堂】_乾隆 | 清代 >> 【敦素堂】_乾隆 | 清代...

  • 【太常引·别思】_王士祯 | 清代
  • 【太常引·别思】_王士祯 | 清代 >> 【太常引·别思】_王士祯 | 清代...

  • 【赐浙江巡抚庄有恭】_乾隆 | 清代
  • 【赐浙江巡抚庄有恭】_乾隆 | 清代 >> 【赐浙江巡抚庄有恭】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