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原文
济南将浙右,第一让皇都。
镜水呈功德,屏山叠画图。
涧瀍千载利,玉帛万方趋。
日下传成说,于今始正诬。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诗词问答
问:《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二
2. 泉自山腹瀵出燕山八景目以垂虹者谬也兹始为正之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参考注释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济南
山东省省会。位于山东省西部,南临泰山,北临黄河,面积4875平方公里,人口335万,其中市区132万。位于丘陵和平原交界地,泉水很多,素有[泉城]之称。为山东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皇都
(1).京城;国都。 汉 班固 《东都赋》:“获白雉兮效素乌,嘉祥阜兮集皇都。”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宫调曲>之三》:“祺祥钟赤县,灵瑞炳皇都。” 唐 韩愈 《早春呈张水部》诗:“最是一年春好处,絶胜花柳满皇都。” 许地山 《换巢鸾凤》:“ 北京 是皇都,谁敢去打?”
(2). 辽 都名。 辽 神册 三年建, 会同 元年改称 上京 。故址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巴林左旗 南 波罗城 。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镜水
(1).平静明净的水。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凡造物由水土,故 江 东宜纱綾、宣纸者,镜水之故也。” 唐 温庭筠 《荷叶杯》词:“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
(2).指 镜湖 。 隋炀帝 《赐书召释惠觉》:“其义端雄辩,独演畅於 稽阴 ;谈柄微言,偏引汲於 镜水 。” 唐 贺知章 《采莲曲》:“ 稽 山罢雾鬱嵯峨, 镜水 无风也自波。” 唐 高适 《秦中送李九赴越》诗:“ 镜水 君所忆,蓴羹余旧便。”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功德
(1)
(2) 功业与德行
功德无量
武父子亡( wú)
(3) 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汉书·苏武传》
(4) 多泛指念佛、诵经、布施等佛事
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屏山
(1).山名。其山如屏,故称。 唐 柳宗元 《柳州山水记》:“南有山,正方而崇,类屏者曰 屏山 。”
(2).如屏之山。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 明 高明 《琵琶记·官邸忧思》:“归梦杳,绕屏山烟树,那是家乡。”
(3).指屏风。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 清 纳兰性德 《玉连环影》词:“掩屏山,玉鑪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清 龚自珍 《太常行》词:“月子下屏山,算窥见瑶池梦还。”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画图
图画(多用于比喻)
这些诗篇构成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多彩的画图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涧瀍
二水名。均流经今 洛阳市 境注入 洛水 。《书·洛诰》:“我乃卜 涧水 东、 瀍水 西,惟 洛 食。” 孔 传:“又卜 涧瀍 之间,南近 洛 ,吉。” 三国 魏 嵇康 《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周公 迁邑,乃卜 涧瀍 ,终惟 洛 食。” 唐 沉佺期 《伤王学士》诗:“忆汝曾旅食,屡空 涧瀍 湄。”后以代指 洛阳 。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赠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露菊斑 丰 镐 ,秋蔬影 涧 瀍 。” 宋 陆游 《长歌行》:“巍巍天王都,九鼎奠 涧 瀍 。” 清 赵翼 《哭汪文端师》诗:“文苑芟榛莽,书城筑 涧 瀍 。”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玉帛
(1) 玉器和丝织品,古时用于祭祀,国与国间交际时用做礼物
(2) 泛指财物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万方
(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态多种多样
仪态万方
(3) 种种方法;各个方面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日下
(1) 目前;眼下
日下天气已凉
(2) 旧时[日]指帝王,[日下]指京都
(3) 日入。日没。太阳落下去
日下西山头
(4) 一天天地衰落;逐日走下坡路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成说
(1).定约;成议。《诗·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説。” 朱熹 集传:“成説,谓成其约誓之言。”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宏烈 説 承印 ,已有成説,泊舟江口,以待会兵。”
(2).通行的说法;定论。《新唐书·儒学传下·啖助传赞》:“徒令后生穿凿诡辨,詬前人,捨成説,而自为纷纷。” 清 朱锡 《幽梦续影》:“河道要按河实濬,拘不得成説。” 郭沫若 《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甲骨文字的研究是方兴未艾的一种学问,前人的成说每每不久便被推翻。”
(3).指已完成的论著。《元史·牟应龙传》:“於诸经皆有成説,惟《五经音考》盛行於世。”
[题静明园十六景·其三·玉泉趵突]于今
(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乾隆,清代,玉泉趵突,题静明园十六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