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三】_朱彝尊 | 清代

【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三】作者:朱彝尊 朝代:清代

[鸳鸯湖棹歌-之二十三]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三原文

金鱼院外即通津,转粟千艘压水滨。
年少女墙随意望,缝衣恰对柁楼人。

[鸳鸯湖棹歌-之二十三]诗词问答

问: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三的作者是谁?答:朱彝尊
问: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鸳鸯湖棹歌 之二十三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朱彝尊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彝尊

[鸳鸯湖棹歌-之二十三]参考注释

[鸳鸯湖棹歌-之二十三]金鱼

鲫鱼经过人工培养而成的变种,有金黄、红、白、黑、蓝等颜色,形体多样,供观赏

[鸳鸯湖棹歌-之二十三]通津

(1).四通八达之津渡。《梁书·武帝纪上》:“追奔逐北,奄有通津。” 唐 皇甫冉 《西陵寄灵一上人》诗:“ 西陵 遇风处,自古是通津。” 明 邢昉 《雨后山家始见桃花》诗:“閒宜临浅水,暖欲傍通津。”

(2).喻显要的职位。 晋 陶潜 《咏三良》:“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唐 司空图 《榜下》诗:“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将文字竞通津。”

[鸳鸯湖棹歌-之二十三]转粟

运送谷物。 汉 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郡又擅为转粟运输,皆非陛下之意也。” 元 傅若金 《兴安县》诗:“转粟未休 漓水 役,负戈犹发 夜郎 兵。” 清 宋琬 《栈道平歌为贾胶侯尚书作》:“衔枚荷戈戟,转粟穷脂膏。”

[鸳鸯湖棹歌-之二十三]水滨

靠近水的场所;岸边

[鸳鸯湖棹歌-之二十三]少女

(1) 未婚的年轻女子

没有一个一心想当戏剧演员的少女曾这样走运

(2) 最年幼的女儿

[鸳鸯湖棹歌-之二十三]随意

随着自己的意愿

唱完几曲之后,船上有人跨过来,反拿着帽子收钱,多少随意。——《威尼斯》

[鸳鸯湖棹歌-之二十三]缝衣

(1).缝掖之衣。一种袖子宽大的衣服,古代儒者所穿。 宋 王安石 《送李宣叔倅漳州》诗:“缝衣比多士,往往在丘壑。”参见“ 缝掖 ”。

(2).缝制衣服。

[鸳鸯湖棹歌-之二十三]柁楼

(1).船上操舵之室。亦指后舱室。因高起如楼,故称。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二:“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柁,一本作“ 舵 ”、“ 柂 ”。 宋 范成大 《满江红》词:“天渐远,水云初静,柁楼人语。”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请言舟制,曰八轮船,厚板五槽,中有八轮,其上三桅,柁楼后峋。”

(2).借指乘船。 清 姚鼐 《苏州新作唐杜公白公宋苏公祠于虎丘》诗之一:“柁楼 吴 越 壮游年,遗佚编诗 歷下 前。”

[鸳鸯湖棹歌-之二十三]诗文赏析

注:《舆地纪胜》:金色院在嘉兴县西北。金鱼院:在今嘉兴卫生学校一带。

,

  • 【福建巡抚浦霖奏报麦收九分诗以志慰】_乾隆 | 清代
  • 【福建巡抚浦霖奏报麦收九分诗以志慰】_乾隆 | 清代 >> 【福建巡抚浦霖奏报麦收九分诗以志慰】_乾隆 | 清代...

  • 【题富春楼】_乾隆 | 清代
  • 【题富春楼】_乾隆 | 清代 >> 【题富春楼】_乾隆 | 清代...

  • 【登缑山极目】_乾隆 | 清代
  • 【登缑山极目】_乾隆 | 清代 >> 【登缑山极目】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