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送高南伯入太学】_孙应时 | 宋代

【送高南伯入太学】作者:孙应时 朝代:宋代

[送高南伯入太学]送高南伯入太学原文

我昔桥门客,于今喜送君。
天资自金玉,风味更兰薰。
各为亲年重,难忘别意勤。
功名何必问,怒翼正垂云。

[送高南伯入太学]诗词问答

问:送高南伯入太学的作者是谁?答:孙应时
问:送高南伯入太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孙应时的名句有哪些?答:孙应时

[送高南伯入太学]孙应时送高南伯入太学 书法图

【送高南伯入太学】_孙应时 | 宋代
送高南伯入太学书法作品

[送高南伯入太学]参考注释

[送高南伯入太学]门客

官僚贵族家中豢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

[送高南伯入太学]于今

(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送高南伯入太学]送君

鼓的别称。 宋 无名氏 《致虚杂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华由,磬曰洗东,皆仙乐也。”

[送高南伯入太学]天资

天赋;资质

天资聪颖

[送高南伯入太学]金玉

(1).黄金与珠玉。珍宝的通称。《左传·襄公五年》:“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唐 杜甫 《黄河》诗之二:“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2).比喻珍贵和美好。《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是以古书虽质朴,而俗儒谓之堕於天也。今文虽金玉,而常人同之於瓦砾也。”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玉娇梨》第八回:“ 白公 説道:‘昨承佳句见投,真是字字金玉,玩之不忍释手。’”

[送高南伯入太学]风味

风格、特征与趣味、味道

风味小吃

一台地方风味的文艺晚会

[送高南伯入太学]兰薰

兰之馨香。喻人德行之美。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兰薰而摧,玉縝则折。”《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颜 冉 龙翰凤雏, 曾 史 兰薰雪白。” 张铣 注:“兰薰雪白,喻芳絜。” 南朝 梁 王僧孺 《为何库部旧姬拟蘼芜之句》诗:“出门望兰薰,褰帘正逢君。” 唐 黄滔 《省试人文化天下赋》:“布彼寰灜,风行而草偃;被於亿兆,玉洁而兰薰。”

[送高南伯入太学]亲年

父母的年岁。 宋 梅尧臣 《依韵和胡武平怀京下游好》:“睠恋此江湖,亲年当喜惧。”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我欲尽孝输忠,则君治亲年,可躋 尧 、 舜 、 彭籛 之上。”

[送高南伯入太学]难忘

(1) 无法忘记

难忘的时刻

(2) 永远留在脑海里

一个具有政治胆识的难忘行动

(3) 值得记忆的

难忘的岁月

[送高南伯入太学]别意

(1).离情。 唐 李咸用 《送别》诗:“别意説难尽,离盃深莫辞。” 宋 严仁 《鹧鸪天》词:“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好象一任晓风飐拂摇移,感慨有些别意,仿彿知道,这窗中人快要离他们远去万里了。”

(2).另外的意思。 清 李渔 《比目鱼·挥金》:“他竟全然不理,想来没有别意,一定是不肯零卖。”

[送高南伯入太学]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送高南伯入太学]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送高南伯入太学]垂云

低垂的云彩。亦指云彩低垂。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远而望之,若摛朱霞而耀天文;迫而察之,若仰崇山而戴垂云。” 晋 潘岳 《射雉赋》:“天泱泱以垂云,泉涓涓而吐溜。”

,

【送高南伯入太学】_孙应时 | 宋代
  • 【小重山令(赵郎中谒告迎侍太夫人,将来都下。予喜,为作此曲)】_姜夔 | 宋代
  • 【小重山令(赵郎中谒告迎侍太夫人,将来都下。予喜,为作此曲)】_姜夔 | 宋代 >> 【小重山令(赵郎中谒告迎侍太夫人,将来都下。予喜,为作此曲)】_姜夔 | 宋代...

    【送高南伯入太学】_孙应时 | 宋代
  • 【中秋夕始平公命与考校诸君赋诗】_司马光 | 宋代
  • 【中秋夕始平公命与考校诸君赋诗】_司马光 | 宋代 >> 【中秋夕始平公命与考校诸君赋诗】_司马光 | 宋代...

    【送高南伯入太学】_孙应时 | 宋代
  • 【道中即事】_姚勉 | 宋代
  • 【道中即事】_姚勉 | 宋代 >> 【道中即事】_姚勉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