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梧桐树】_牧常晁 | 元代

【梧桐树】作者:牧常晁 朝代:元代

[梧桐树]梧桐树原文

这金丹,无二道。
方寸不离真水火,既未相颠倒。
个中运用不辞劳。
海底天心呼吸到。
现出长生宝。

[梧桐树]诗词问答

问:梧桐树的作者是谁?答:牧常晁
问:梧桐树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梧桐树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牧常晁的名句有哪些?答:牧常晁

[梧桐树]牧常晁梧桐树 书法图

【梧桐树】_牧常晁 | 元代
梧桐树书法作品

[梧桐树]参考注释

[梧桐树]金丹

(1).古代方士炼金石为丹药,认为服之可以长生不老。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鍊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鍊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宋 陆游 《兀坐颇念游历山水戏作》诗:“昔嘆远游生雪鬢,近缘多病学金丹。”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我呢,倒不要紧,只要将那道士送给我的金丹吃下去,就会飞升。”

(2).指鸦片、红丸一类 * 。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一:“﹝ 小喜 ﹞后来吸上了金丹,就常和邻近的光棍们来往,当人贩,卖寡妇,贩金丹。” 阮章竞 《赤叶河》第一部:“赶快弄钱去 高庄 买金丹,留大先生住一宵,好好的求求他。”

[梧桐树]无二

(1).谓没有异心。《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

(2).独一无二。《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诛 成安君 ,徇 赵 ,脇燕,定 齐 ,南摧 楚 人之兵二十万,东杀 龙且 ,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汉书·谷永传》:“将军履上将之位,食膏腴之都,任 周召 之职,拥天下之枢,可谓富贵之极,人臣无二。” 汉 王充 《论衡·恢国》:“前世龙见不双,芝生无二,甘露一降。”

(3).没有两样,相同。《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个秀才情知是他父亲被害了……次日到街上往来察听,三三两两几处説来,一般无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諦视布灰之处,手迹足迹,宛然与生时无二。”

[梧桐树]方寸

(1) 一寸的平方大小

方寸之地起波澜

(2) 一平方寸

(3) ∶心神。语出《三国志》:徐庶母亲被曹操抓去,徐指着胸口对刘备说:[方寸乱矣!]

[梧桐树]不离

(1).不失;不失为。《庄子·马蹄》:“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朴素。”《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2).不离开;不离去。 汉 焦赣 《易林·鼎之需》:“容民畜众,不离其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一物大於猫,来伏身下,展转不离。”

(3).差不多;还不错。《红楼梦》第一○八回:“ 湘云 道:‘别人还不离,独有 璉二嫂子 ,连模样儿都改了,説话不伶俐了。’” 老舍 《骆驼祥子》四:“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梧桐树]真水

指道家炼丹所用的水银。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吴吉甫 以晚科试漕闈,《捣药兔长生》诗云:‘真水黄茅长,香风玉杵鸣。’”

[梧桐树]颠倒

(1) 反而

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水浒传》

(2) 又

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3) 究竟;所以

只被你打的来不知一个颠倒。——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

[梧桐树]个中

此中;其中

个中消息

[梧桐树]运用

使用;利用。指把某种东西用于预期适合的某一目的或某人

运用知识

[梧桐树]不辞

乐意去干,不辞让或不推辞

不辞劳苦

[梧桐树]海底

(1) 海洋的底部

(2) 海床

[梧桐树]天心

(1) 天空的中央

太阳升到了天心

(2) 天意

上合天心

(3) 封建时代指君主的意愿

(4) 摆轴

[梧桐树]呼吸

(1) 机体和组织与周围环境交换气体;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 机体和组织与周围环境交换气体的过程;肺吸气和呼气动作的全过程

[梧桐树]出长

犹长进。《续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各人武艺,一日长似一日,连 双福 等都有出长。”

,

【梧桐树】_牧常晁 | 元代
  • 【酹江月 上元夜观月】_谭处端 | 元代
  • 【酹江月 上元夜观月】_谭处端 | 元代 >> 【酹江月 上元夜观月】_谭处端 | 元代...

    【梧桐树】_牧常晁 | 元代
  • 【满庭芳 师叔和公升霞之后,有临潼县开采帛】_马钰 | 元代
  • 【满庭芳 师叔和公升霞之后,有临潼县开采帛】_马钰 | 元代 >> 【满庭芳 师叔和公升霞之后,有临潼县开采帛】_马钰 | 元代...

    【梧桐树】_牧常晁 | 元代
  • 【柳梢青 至正戊子孟冬,竹庄梅已蓓蕾,因赋】_吴瓘 | 元代
  • 【柳梢青 至正戊子孟冬,竹庄梅已蓓蕾,因赋】_吴瓘 | 元代 >> 【柳梢青 至正戊子孟冬,竹庄梅已蓓蕾,因赋】_吴瓘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