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岩】作者:陈宗礼 朝代:宋代
[玉岩]玉岩原文
翠屏青紫互高低,清净仙人薜荔衣。
正好观心坐岩下,忘归却是不忘归。
[玉岩]诗词问答
问:玉岩的作者是谁?答:陈宗礼
问:玉岩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宗礼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宗礼
[玉岩]陈宗礼玉岩 书法图
玉岩书法作品
[玉岩]参考注释
[玉岩]翠屏
(1).绿色屏风。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紫帷鉿匝,翠屏环合。” 后蜀 鹿虔扆 《思越人》词:“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
(2).借指青翠的竹丛。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寒生緑罇上,影入翠屏中。”
(3).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李善 注:“翠屏,石桥之上石壁之名也。” 李周翰 注:“有石屏风如壁立,横絶桥上。” 唐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明 张居正 《和真一王孙八岭山韵》:“仙城杳靄何因见,悵望青霄耸翠屏。” 清 汪中 《甘露寺》诗:“中流砰訇两山动,翠屏金碧当空开。”
[玉岩]青紫
(1) 指古代高官印绶、服饰的颜色。比喻高官显爵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杜甫《夏夜叹》
(2) 见[发绀]
[玉岩]高低
(1) 无论如何
嘴都说破了,老王高低不答应
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百合花》
(2) 终究,到底
高低找到了这本书
这本书高低叫他弄丢了
[玉岩]清净
(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玉岩]仙人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玉岩]薜荔衣
用薜荔的叶子制成的衣裳。原指神仙鬼怪所披的衣饰,后借以称隐士的服装。 唐 孟郊 《送豆卢策归别墅》诗:“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 唐 白居易 《重题》诗:“谩献《长杨赋》,虚抛薜荔衣;不能成一事,赢得白头归。” 清 曹寅 《小游仙》诗之十三:“ 黄海 仙人薜荔衣,斑龙偷跨跡如飞。”
[玉岩]正好
(1) 恰好
我想派人去叫你们,你们正好来了
(2) 不多不少,没有零头的
正好用十秒钟赶上了公共汽车
[玉岩]观心
观察心性。佛教以心为万法的主体,无一事在心外,故观心即能究明一切事(现象)理(本体)。《十不二门指要钞》上:“盖一切教行,皆以观心为要。” 唐 施肩吾 《题景上人山门》诗:“水有青莲沙有金,老僧於此独观心。” 宋 苏辙 《诸子将筑室以画图相示》诗之三:“久尔观心终未悟,偶然见道了无疑。” 清 龚自珍 《重辑六妙门序》:“五曰还,此门还是裂小网,开佛知见曰裂大网,还者非他,《觉意三昧》之观,观心是也。”
[玉岩]忘归
(1).忘返。《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晋 左思 《吴都赋》:“ 舜 禹 游焉,没齿而忘归。”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良箭名。以一去不复返,故称。《公孙龙子·迹府》:“ 龙 闻 楚王 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於 云梦 之圃。”《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一》:“左揽繁若,右接忘归。” 李周翰 注:“忘归,矢名。”
宋代,陈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