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蓬莱】作者:高道宽 朝代:元代
[望蓬莱]望蓬莱原文
真消息,明月照天涯。
玉兔彩蟾十五夜,金鸟飞去吐红霞。
一点道人茶。
清霄外,静隐紫丹砂。
偃月炉中烹玉蕊,朱砂鼎内结金花。
赠与道人
[望蓬莱]诗词问答
问:望蓬莱的作者是谁?答:高道宽
问:望蓬莱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望蓬莱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高道宽的名句有哪些?答:高道宽
[望蓬莱]高道宽望蓬莱 书法图
望蓬莱书法作品
[望蓬莱]参考注释
[望蓬莱]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望蓬莱]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望蓬莱]天涯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望蓬莱]玉兔
(1)
(2) 月宫里的兔
(3) 又指月亮
玉兔东升
[望蓬莱]彩蟾
传说月中有蟾蜍,因用以借指月宫。 唐 李商隐 《楚宫》诗之一:“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 宋 贺铸 《侍香金童》词:“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阑干,断肠千里。”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待将天上乐授宫襜,密召芳魂入彩蟾。”
[望蓬莱]五夜
(1).即五更。《文选·陆倕<新刻漏铭>》:“六日不辨,五夜不分。” 李善 注引 卫宏 《汉旧仪》:“昼夜漏起,省中用火,中黄门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也。” 唐 王建 《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之五:“仰头五夜风中立,从未圆时直到圆。”《花月痕》第四一回:“五夜迢迢睡不成,灯昏被冷若为情。”
(2).指戊夜,即第五更。 唐 崔琮 《长至日上公献寿》诗:“五夜鐘初动,千门日正融。” 清 姚鼐 《景阳钟歌》:“万钧猛虡悬云陛,五夜蒲牢惊翠幬。”
[望蓬莱]金鸟
(1).指古代 吐蕃 等少数民族报急的使者。 唐 白居易 《城盐州》诗:“金鸟飞传赞普闻,建牙传箭集羣臣。” 苏仲翔 注:“《新唐书·吐蕃传上》:‘其举兵以七寸金箭为契,百里一驛,有急兵,驛人臆前加银鶻,甚急,鶻益多。使者上马如飞,号为鸟使。’”
(2).对飞鸟的美称。 唐 鲍溶 《郊天回》诗:“金鸟赦书鸣九夜,玉山寿酒舞千宫。”
[望蓬莱]吐红
吐血。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 阿顺 ﹞直到咽气的前几天,才肯对 长富 说,她早就象她母亲一样,不时的吐红和流夜汗。”
[望蓬莱]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望蓬莱]道人
(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望蓬莱]清霄
(1).天空。《文选·扬雄<甘泉赋>》:“腾清霄而軼浮景兮,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 李周翰 注:“清霄,天也。”《艺文类聚》卷六九引 晋 张载 《羽扇赋》:“飘縞羽於清霄兮,拟妙姿於白雪。”《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擎乐器者宣宣奏曲,响聒清霄;爇香火者洒洒烟飞,氤氲碧落。”
(2).指空中浮云。《文选·张衡<思玄赋>》:“涉清霄而升遐兮,浮蠛蠓而上征。” 吕向 注:“清霄,天边微云也。”
[望蓬莱]丹砂
同[丹沙]。一种矿物,炼汞的主要原料。可做颜料,也可入药。又叫辰砂、朱砂
[望蓬莱]偃月
(1).横卧形的半弦月。《太平御览》卷四引 汉 京房 《易飞候》:“正月有偃月,必有嘉主。”
(2).泛称半月形。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寒兰荡》:“田畛细流,入池如偃月。”
(3).指额骨如半月之形。相法认为极贵之相。《战国策·中山策》:“其容貌颜色,固已过絶人矣;若乃其眉目准頞权衡,犀角偃月,彼乃帝王之后,非诸侯之姬也。” 鲍彪 注:“偃月,额骨。”《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相工 茅通 见后,惊,再拜贺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所未尝见也。’”
(4).营阵名。《新唐书·突厥传上》:“大将将兵,柄不得专,一曰为偃月,一曰为鱼丽,三军万夫,环旋翔佯,愰骇之间,虏骑乘之。” 唐 方干 《狂寇后上刘尚书》诗:“纔施偃月行军令,便见台星逼座隅。”参见“ 偃月营 ”、“ 偃月阵 ”。
(5).指 唐 李林甫 的 偃月堂 。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岳侯追封》:“虽怀 子仪 贯日之忠,曾无其福;卒堕 林甫 偃月 之计,孰拯其寃!” 宋 林景熙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之十:“权臣坐 偃月 ,弃官如飘蓬。”参见“ 偃月堂 ”。
[望蓬莱]玉蕊
亦作“ 玉蘂 ”。1.玉的精英。《汉武内传》:“ 王母 曰:‘ 昌城 玉蕊, 夜山 火玉,有得食之,后天而老。’” 晋 庾阐 《游仙诗》之八:“朝餐云英玉蕊,夕挹玉膏石髓。” 南朝 梁 庾肩吾 《东宫玉帐山铭》:“玉蕊难移,金花不落。隐士弹琴,仙人看博。”
(2).即玉蕊花。 唐 白居易 《代书一百韵寄微之》:“ 唐昌 玉蕊会, 崇敬 牡丹期。”《群音类选·端正好·游春》套曲:“牡丹亭娇容腻粉,芍药圃浓香艳蕋,玉蕋山茶间紫薇。” 清 方文 《红豆》诗:“花似 扬州 玉蘂开,实如 南海 紺珠来。”参见“ 玉蕊花 ”。
(3).指花苞。 宋 梅尧臣 《咏王宗说园黄木芙蓉》:“玉蕊圻蒸粟,金房落晚霞。” 元 商衟 《天净沙》曲:“雪飞柳絮梨花。梅开玉蕊琼葩。云淡帘筛月华。” 清 汪懋麟 《闰三月三日饮华溪石上》诗之二:“玉蘂沿谿放得齐,画楼檐榜喜新题。”
(4).喻雪花。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虞令公早慧》:“ 虞令公 仲文质夫 四岁,赋《雪花诗》云:‘琼英与玉蕊,片片落阶墀。’”
[望蓬莱]朱砂
即辰砂。一种红色硫化汞矿物HgS,六方晶系,通常产状为细粒的块状体,为提炼汞的唯一重要矿石。亦用作中药,别名丹砂。 甘,微寒,有毒。 入心经。安神定惊,解毒
[望蓬莱]金花
(1).指色彩金黄艳丽、不易败落的花朵。 北周 庾信 《玉帐山铭》:“玉策难移,金花不落。” 唐 王建 《宫中调笑词》之二:“胡蝶,胡蝶,飞上金花枝叶。” 明 王世贞 《人日病起作》诗:“柏忆金花煖,梅怜玉树新。”
(2).指器物衣履上雕刻、绣制的花饰。《南史·鱼弘传》:“有眠床一张……通用银鏤金花寿福两重为脚。”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二:“绣段装簷额,金花帖鼓腰。” 宋 苏轼 《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四》:“翠管银罌传故事,金花綵胜作新年。”
(3).指头晕眼花或愤怒时出现在眼前的像星星的小光点。 茅盾 《子夜》一:“‘邪魔呀’, 吴老太爷 似乎这么喊,眼里迸出金花。”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他从土里钻出来,只觉地像翻了个过儿,脑袋星星的,乱迸金花,一时想不起为什么跑到这儿。”
(4).见“ 金花银 ”。
(5).见“ 金花牋 ”。
(6).见“ 金花帖子 ”。
(7).见“ 金华夫人 ”。
[望蓬莱]赠与
赠送;法律上指把自己的财产无条件地转移给他人;作为经济上的援助所给与的货币或财产。也作[赠予]
元代,高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