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原文
闻有汤泉独去寻,一瓶一钵一无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祷神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患身是幻逢禅主,水洗皮肤语洗心。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诗词问答
问:《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的作者是谁?答:杜荀鹤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杜荀鹤的名句有哪些?答:杜荀鹤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 书法图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692-53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参考注释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汤泉
温泉。 汉 张衡 《东京赋》:“温液汤泉,黑丹石緇。” 宋 苏轼 《咏汤泉》:“鬱攸火山裂,觱沸汤泉注。” 清 孙枝蔚 《闲居感怀》诗之二:“温当如汤泉,男女浴其中。”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乱世
(1) 骚乱、不太平的世道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乱世英雄
《乱世佳人》
(2) (《飘》的电影译名)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山路
山中小路
山路弯弯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入深
犹深入。《墨子·号令》:“有能入深至主国者,问之审信,赏之倍他候。”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野老
村野的老百姓,农夫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传》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鸦噪
鸦鸟喧噪。 唐 李贺 《莫愁曲》:“草生陇坂下,鸦噪城堞头。” 金 元好问 《十月登丰山》诗:“邨墟带晚鸦噪合,林壑得霜烟景分。” 清 李孚青 《枣巷行》之八:“树中有鸦噪,妇已悬丝绳。”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猎人
从事打猎职业的人或指打猎有专长的人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皮肤
(1) 指身体的表面覆盖层,由复层鳞状上皮及毛发、汗腺和皮脂腺等构成,起保护、调节体温及排泄等作用
被晒黑的皮肤
(2) 比喻肤浅;浅近
皮肤之见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洗心
(1).洗涤心胸。比喻除去恶念或杂念。《易·繫辞上》:“圣人以此洗心。”《艺文类聚》卷三十引 汉 董仲舒 《士不遇赋》:“退洗心而内讼,固亦未知其所从。” 唐 徐浩 《宝林寺作》诗:“洗心听经论,礼足蠲凶灾。” 明 李东阳 《洗句亭》诗:“洗句復洗句,洗句先洗心。” 梁启超 《澳亚归舟杂兴》诗之二:“盪胸海风和霞吸,洗心天乐带涛听。”
(2).比喻改过自新。《后汉书·隗嚣传》:“今臣之事,在於本朝,赐死则死,加刑则刑。如遂蒙恩,更得洗心,死骨不朽。”《旧唐书·僖宗纪》:“如 王仙芝 及诸贼头领能洗心悔过,散卒休兵,所在州府投降,便令具名闻奏,朝廷当议奬升。”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夜里又做一篇,原想嬉皮笑脸,而仍剑拔弩张,倘不洗心,殊难革面,真是呜呼噫嘻,如何是好。”
唐代,杜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