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居叟】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溪居叟]溪居叟原文
溪翁居静处,溪鸟入门飞。
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
见君无事老,觉我有求非。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
[溪居叟]诗词问答
问:溪居叟的作者是谁?答:杜荀鹤
问:溪居叟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溪居叟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杜荀鹤的名句有哪些?答:杜荀鹤
[溪居叟]杜荀鹤溪居叟 书法图
溪居叟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691-54
[溪居叟]参考注释
[溪居叟]静处
(1).冷静地立身处世。《晏子春秋·杂下六》:“且人何忧,静处远虑。”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权》:“故为君虚心静处,聪听其响,明视其影,以行赏罚之象。” 宋 周敦颐 《通书·圣学》:“静处则明,明则通。”
(2).犹静居。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今盛暑,朕与卿等,深居静处,犹觉可畏。”
清净、安静之处。 宋 陆游 《山园杂咏》:“百年竟向愁边老,万事元输静处看。”《三侠五义》第十回:“跟着从人出了公馆,来至静处。”
[溪居叟]入门
(1) 初级读物;任何知识或业务的初始门路
技术入门
(2) 初步学会
入门师傅
[溪居叟]早起
〈方〉∶早上
等了一早起,都还没吃饭呢
[溪居叟]钓鱼
用钓具捕鱼
[溪居叟]夜深
犹深夜。 唐 杜甫 《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唐 戴叔伦 《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时分,还有人苦功读书,实为可敬。”
[溪居叟]乘月
趁着月光。《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一》:“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诗:“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宋 陆游 《游山西村》诗:“从今若许閒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溪居叟]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溪居叟]风霜
(1) 在有冷空气吹来的地区出现的一种气霜
(2) 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
久经风霜
[溪居叟]三冬
冬季。三个冬天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杜荀鹤《溪居叟》
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汉书·东方朔传》
[溪居叟]草衣
(1).编草为衣。 南朝 齐 萧子良 《陈时政密启》之二:“民特尤贫,连年失稔,草衣藿食,稍有流亡。”《辽史·营卫志上》:“上古之世,草衣木食,巢居穴处,熙熙于于,不求不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梁提督》:“公因率众卒,草衣卉服,自丛嵐叠嶂间以刀掘路,士卒各怀一铁钉,踵跡相接,攀钉而上。”
(2).引申为粗劣的衣服。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王绩》:“论曰: 唐 兴迨季叶,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投贤》:“官人既无处去,只在老汉家中权住,温习经史。草衣糲饭,不须挂心。”
(3).隐者的衣着。《后汉书·党锢传序》:“至有画半策而綰万金,开一説而锡琛瑞。或起徒步而仕执珪,解草衣以升卿相。”
(4).指一种藻类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连带一层薄土铲下来可作肥料。《人民日报》1953.12.5:“今年春天,互助起来以后,他光在这垃田里就下了二百担陈壁砖土和一百四十担草衣。”
[溪居叟]诗文赏析
或作[唐]景云作
景云,唐代僧人,与岑参同时。《全唐诗》录存其诗三首。
这首五言律诗,以白描手法为一位隐居溪边的老人传神写照,以明快的语言描述了溪叟的潇洒生涯。诗中的“溪叟”是僧人眼光中的溪叟,或者都富有禅味。
首联咏溪叟居住的环境的清静潇洒。上句着一“静”字,下句即以“溪鸟入门飞”反衬,以动写静,倍见其静、其幽、其雅,境界自出,妙趣天成,给人以世外桃源之感。
颔联咏溪叟行止的自由潇洒。他终年以泛湖上垂钓为乐,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独来独往,如孤云野鹤,闲逸逍遥。这一联是全诗的主体,表明溪叟的高情雅致寓于“钓鱼”。
颈联咏溪叟饮食的素淡潇洒。“菰”俗称茭白,生于河边、陂泽,可作蔬菜;其实如米,称雕胡米,又称茭白、菰米,可作饭。“荇”即荇菜,多生长于湖塘中,嫩时可供食用,细如丝,味肥美。这位溪叟以野菜为炊,食之甘味,足见其清心寡欲、返朴归真之状。“露香”与“烟暖”通感的艺术手法,有意美化溪叟这种世外桃源式的纯朴生活。
尾联以“潇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作结,这是全诗点睛之笔。“尘埃”指随风扬起的灰土,喻污染。语出《楚辞·渔父》:“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草衣”指结草为衣,古诗文中常用来指未出仕的在野之人。这一联与前三联处处呼应,深入一层提示溪叟的精神世界,完成了溪叟形象的多方位塑造。这位蝉蜕于浊秽、超然于世俗之外的溪边钓叟,不也很像沙门高僧吗?
--李旦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