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再次韵示师文】_陈造 | 宋代

【再次韵示师文】作者:陈造 朝代:宋代

[再次韵示师文]再次韵示师文原文

中年狗多病刚狗制狗,文字讥评慵挂口。
克家尚须狮子子,时踞风林一哮吼。
藏山有狗当衣钵,端能太牛马走。
之齐莫操竽,名楚要穿柳。
未闻狗监荐子虚,聊遣吴王质非有。
独无鼓吹娱乃公,胜日不应长袖手。

[再次韵示师文]诗词问答

问:再次韵示师文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问:再次韵示师文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造

[再次韵示师文]陈造再次韵示师文 书法图

【再次韵示师文】_陈造 | 宋代
再次韵示师文书法作品

[再次韵示师文]参考注释

[再次韵示师文]中年

(1) 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

人到中年

(2) 中期

[再次韵示师文]文字

(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再次韵示师文]讥评

讥讽评议

讥评时政

[再次韵示师文]挂口

亦作“掛口”。犹言提及,谈到。 宋 欧阳修 《与梅圣俞书》:“他事非独不掛口,亦不关心,固无浅深可示人也。” 宋 苏轼 《送刘邠倅海陵》诗:“君不见 阮嗣宗 ,臧否不挂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誓师》:“无耻之言,休再掛口。”

[再次韵示师文]克家

(1).本谓能承担家事。《易·蒙》:“纳妇吉,子克家。” 孔颖达 疏:“子孙能克荷家事,故云子克家也。”

(2).指能继承家业。 唐 杜甫 《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诗:“食德见从事,克家何妙年。” 清 钱谦益 《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必谦授文林郎制》之三:“有子克家,聿著堂皇之美。” 朱自清 《“歧路灯”》:“但这个败子,本来并非败子,他父亲竭尽心力,原想他成为一个克家的令子;而他自己也时时在理欲交战中。”

[再次韵示师文]狮子

(1).猛兽名。体大雄壮,身毛呈棕黄色,尾端生丛毛。雄狮颈部有长鬣。产于 非洲 和 亚洲 西部。捕食羚羊、斑马、长颈鹿等动物,吼声很大,有“兽王”之称。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三》:“ 乌弋国 去 长安 万五千三百里,出狮子、犀牛。” 唐 元稹 《西凉伎》诗:“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水浒传》第十五回:“拳打来,狮子心寒;脚踢处,蚖蛇丧胆。”

(2).指狮子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武弁僭服》:“今武弁所衣绣胸,不循钦定品级,概服狮子。”参见“ 狮子补 ”。

[再次韵示师文]哮吼

(1).野兽吼叫。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师子哮吼奋起,左右咸惊。”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丁岩》:“虎则跳跃哮吼,怒声如雷。” 清 赵翼 《檐曝续记·西山煤》:“虎性急不耐烦,滚愈急,輙哮吼而死。”

(2).泛指大声喊叫。《西游记》第二七回:“ 孙大圣 布施手段,舞着铁桿,哮吼一声,諕得那狼虫颠窜,虎豹奔逃。”

(3).指器物发出声响。 唐 罗邺 《早发宜陵即事》诗:“青萍委匣休哮吼,未有恩讐拟报谁?” 宋 陆游 《圆通寺建僧堂疏》:“木鱼哮吼,千僧阁也在下风;露柱证明,九梁星直须退步。”

(4).谓声威震慑。 汉 桓谭 《新论》:“ 周亚夫 严猛哮吼,可谓国之大将。” 清 吴从先 《妓虎传》:“ 鄴下 以文章哮吼人,人目之为绣虎。”

(5).病症名。《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喘吼总括》“喘则呼吸气急促,哮则喉中有响声”注:“呼吸气出急促者,谓之喘急。若更喉中有声响者,谓之哮吼。”参见“ 哮喘 ”。

[再次韵示师文]衣钵

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钵,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问、技能等

[再次韵示师文]牛马走

(1).旧时自谦之辞。《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 司马迁 再拜言。” 李善 注:“走,犹僕也……自谦之辞也。” 宋 梅尧臣 《八日就湖上会饮呈晏相公》诗:“红颊谁使歌,公怜牛马走。” 宋 蔡襄 《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去年大暑过 京口 ,唯子见过牛马走。”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下走》:“ 应劭 曰:‘下走,僕也。’…… 司马迁 与 任安 书称‘太史公牛马走’,牛马走即下走也,上称官名,下则自谦之词。或解为太史公之牛马走,则迂而凿矣。”

(2).谓像牛马般奔波劳碌。 唐 李宣远 《近无西耗》诗:“自怜牛马走,未识犬羊心。”《明史·文苑传三·何良俊》:“ 良俊 居久之,慨然嘆曰:‘吾有 清森阁 在海上,藏书四万卷,名画百籤,古法帖彝鼎数十种,弃此不居,而僕僕牛马走乎?’遂移疾归。” 景耀月 《读史感言》诗:“所学一以失,终身牛马走。”

[再次韵示师文]狗监

汉 代内官名。主管皇帝的猎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蜀 人 杨得意 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得意 曰:‘臣邑人 司马相如 自言为此赋。’”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主猎犬也。” 司马相如 因狗监荐引而名显,故后常用以为典。 唐 刘禹锡 《酬宣州崔大夫见寄》诗:“再入龙楼称 綺季 ,应缘狗监説 相如 。” 明 唐顺之 《送王生归蜀》诗:“狗监谁相荐? 成都 一布衣。” 清 孙枝蔚 《送宗鹤问赴贵池训导任》诗:“进身繇狗监, 相如 安足式?”

[再次韵示师文]子虚

汉司马相如所著《子虚赋》中的虚构代言人之一,他与另两位代言人乌有和亡是公以问答形式叙述全书内容。后来以此形容虚无或毫无根据的事

子虚乌有。——《汉书·叙传下》

[再次韵示师文]吴王

(1).指 春秋 吴国 之主。亦特指 吴王 夫差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吴王 勇而轻,若启之,将亲门。”《国语·吴语》:“ 吴王 夫差 起师伐 越 。”《韩非子·喻老》:“ 句践 入宦於 吴 ,身执干戈,为 吴王 洗马。” 唐 李白 《乌栖曲》诗:“ 姑苏臺 上乌栖时, 吴王 宫里醉 西施 。” 清 鹅湖逸士 《老狐谈历代丽人记》:“ 苏州 灵巖山 ,为 吴王 旧宫。”

(2). 明太祖 朱元璋 初期建立政权时的称号。《明史·太祖纪一》:“二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 李善长 等率羣臣劝进,不允。固请,乃即 吴王 位。”

(3). 元 末起义军首领 张士诚 ,据有 吴中 ,号 吴王 。《明史·太祖纪一》:“是月, 张士诚 自称 吴王 。”

(4). 清 乾隆 间 苗 民起义军领袖 吴八月 的称号。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而 吴八月 据 平陇 ,遂称 吴王 。”

[再次韵示师文]独无

犹言难道没有。《汉书·王莽传中》:“是时争为符命封侯,其不为者相戏曰:‘独无天帝除书乎?’” 清 赵青藜 《读左管窥·晏婴论》:“况 婴 系本公族,世为列卿,独无社稷责哉?”

[再次韵示师文]鼓吹

(1) 宣扬,使众人知道

鼓吹六经

(2) 吹嘘

鼓吹种族优劣论

[再次韵示师文]乃公

(1).傲慢的自称语。犹今言你老子。《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淮南王 乃谓侍者曰:‘谁谓乃公勇者?吾安能勇?’”《汉书·高帝纪》:“竖儒几败乃公事!”

(2).你的父亲。 清 金农 《卢郡掾官斋销夏即事有赠》诗之二:“济源水味恨难同,茶事殷勤羡乃公。”

迺公:对人自称的傲慢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高帝 駡之曰:‘迺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汉书·张良传》:“ 汉王 輟食吐哺,駡曰:‘竖儒,几败迺公事!’令趣销印。”

[再次韵示师文]胜日

(1).古代五行家谓金、木、土、水、火五行相克之日为“胜日”。《史记·孝武本纪》:“乃作画云气车,及各以胜日驾车辟恶鬼。”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如火胜金,用丙与丁日,不用庚辛。”

(2).指亲友相聚或风光美好的日子。《晋书·卫玠传》:“及长,好言玄理……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 金 刘仲尹 《秋日东斋》诗:“胜日一樽能笑客,更须官鼓候晨挝。”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阅录》:“如今春光将暮,花事渐阑,趁此胜日好怀,且向园中一步。”

[再次韵示师文]不应

(1).不响应;不应和。《墨子·旗帜》:“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荀子·正论》:“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

(2).不回答;不答应。《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去 齐 ,宿於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儘夫人问当,夫人説话,不应一句。”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陈霞仙》:“女力劝之纳簉室,生终不应,曰:‘百岁欢娱,能有几何,岂可使他人间之哉!’”

(3).不符合;不应验。《韩非子·存韩》:“若臣斯之所言有不应事实者,愿大王幸使得毕辞於前,乃就吏诛不晚也。”《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1).不应该。 宋 苏轼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千载难消亡国恨,不应此地着 鴟夷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仙人不应若是。”

(2).不须。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评请序解经诗》:“训释虽工君尚少,不应急务世人传。”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周文璞 《赠赵子野歌》:“书来不应寄他物,只要秋林一双笛。”

(3).不是。 宋 黄庭坚 《王立之诗报梅花已落尽次韵戏答》:“定是 沉郎 作诗好,不应春能生许愁。” 宋 陈师道 《十五夜月》诗:“不应明白髮,似欲劝人归。” 宋 陆游 《九月晦日》诗:“自是老来多感慨,不应萧瑟为秋风。”

(4).不曾;未尝。 唐 韩翃 《送客之江宁》诗:“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 徐州 见柳花。” 宋 晁补之 《洞仙歌·咏菊》词:“不应夸絶艳,曾妬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 宋 辛弃疾 《新荷叶·再和赵德庄韵》:“细数从前,不应诗酒皆非。”

(5).不知;不顾。 宋 陈师道 《河上》诗:“还家慰儿女,归路不应长。” 宋 谢薖 《定风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陈虚中》词:“寂寞江天正云雾,回顾,不应中有少微星。” 宋 周紫芝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词:“只愁飞詔下青冥,不应霜塞远,横槊看诗成。”

(6).古代法律名词。谓非有意犯罪。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失误了官身,本该扣厅责打四十,问你一个不应罪名。”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怎么把我也问个不应。”《水浒传》第三回:“原告人保领回家,邻佑杖断有失救应。房主人并下处邻舍止得个不应。”

[再次韵示师文]长袖

(1).长的衣袖。多指舞衣。 汉 傅毅 《舞赋》:“罗衣从风,长袖交横。” 南朝 梁 顾野王 《舞影赋》:“图长袖于素壁,写纤腰於华堂。”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緑者,列屋而閒居,妬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2).借指歌舞妓。 南朝 梁元帝 《对烛赋》:“尔乃传芳醁,扬清曲,长袖留宾待华烛。” 唐 钱起 《江陵晦日陪诸官泛舟》诗:“城南无夜月,长袖莫留宾。”

,

【再次韵示师文】_陈造 | 宋代
  • 【矮斋杂咏二十首渔儿】_华岳 | 宋代
  • 【矮斋杂咏二十首渔儿】_华岳 | 宋代 >> 【矮斋杂咏二十首渔儿】_华岳 | 宋代...

    【再次韵示师文】_陈造 | 宋代
  • 【秋怀三十六首】_邵雍 | 宋代
  • 【秋怀三十六首】_邵雍 | 宋代 >> 【秋怀三十六首】_邵雍 | 宋代...

    【再次韵示师文】_陈造 | 宋代
  • 【吊青溪姑词】_周文璞 | 宋代
  • 【吊青溪姑词】_周文璞 | 宋代 >> 【吊青溪姑词】_周文璞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