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逢英公有感】作者:郭忠恕 朝代:宋代
[再逢英公有感]再逢英公有感原文
伊余行止住飘蓬,与切乘违不可容。
青眼交知长忆念,白云踪迹又相逢。
风骚共会名何盛,篆隸同勤法转功。
□□羡题超彼岸,琉璃钵里看降龙。
[再逢英公有感]诗词问答
问:再逢英公有感的作者是谁?答:郭忠恕
问:再逢英公有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郭忠恕的名句有哪些?答:郭忠恕
[再逢英公有感]参考注释
[再逢英公有感]伊余
自指,我。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伊余小子,恃宠骄盈。” 五代 贯休 《古离别》诗:“只恐 长江 水,尽是儿女泪。伊余非此辈,送人空把臂。” 明 刘基 《北上感怀》诗:“伊余朽钝材,嬾拙更无比。”
[再逢英公有感]行止
(1) 行动的踪迹
行止难测
(2) 行动;活动
(3) 犹言一举一动
故大英雄见得定,识得破,不偷一时之欢娱,坏自己与他的行止。——《三刻拍案惊奇》
[再逢英公有感]飘蓬
随风飘荡的飞蓬,比喻漂泊或漂泊的人
飘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热。——杜甫《铁堂峡》
身世飘蓬
[再逢英公有感]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再逢英公有感]青眼
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跟[白眼]相对)
[再逢英公有感]交知
知心朋友。 唐 郑準 《寄进士崔鲁范》诗:“ 洛阳 才子旧交知,别后干戈积咏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妖术》:“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
[再逢英公有感]忆念
(1).记忆。《 * 严经》卷一:“何故忆而不忘失?答曰:以有念觉与心相应,便能忆念三世之事而不忘失。” 宋 叶适 《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鸡鸣挟书,尽夜分,皆忆念上口。”
(2).回忆。 唐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诗:“忆念 凤翔 都,聚散俄十春。” 茅盾 《过年》一:“他木然又望着那旗竿上面的天空,刚才那忆念便又立刻退去。”
(3).思念。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赵公墓志铭》:“初, 秦国夫人 生公而终,忆念至老,常涕泣。”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我直到揭席时来到家时,我又索趲下些工夫忆念尔。” 鲁迅 《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请他们不要惜别,请他们不要忆念。”
(4).纪念。《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小姐立在帘内,只责备小人来迟悮事,莫説婚姻,连金帛也不能相赠了,这金釵鈿权留箇忆念。”
[再逢英公有感]白云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再逢英公有感]踪迹
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
不留踪迹
诡踪迹。——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再逢英公有感]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再逢英公有感]彼岸
(1) 另一边,对岸
大西洋彼岸
(2) 比喻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种境界
到达理想的彼岸
(3) 佛教。认为脱离尘世烦恼、取得正果之处
[再逢英公有感]琉璃
巴利语 veluriya或梵文俗语verulia的译音。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粘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亦指琉璃灯座
一盏琉璃
[再逢英公有感]降龙
古代服饰及旗帜上所绣绘的下降之龙的图案。《仪礼·觐礼》:“天子乘龙,载大斾,象日月,升龙降龙。” 宋 曾巩 《降龙》诗:“降龙左右施襟裾,两廊夹庙深渠渠。”《诗·豳风·九罭》“衮衣綉裳” 宋 朱熹 集传:“天子之龙,一升一降。上公但有降龙,而无升龙。”
谓以佛法降伏神龙。 唐 灵一 《宿天柱观》诗:“中宵自入定,非是欲降龙。” 元 薛玄曦 《送朱本初之玉阶堂》诗:“慎勿挽弓思射鹿,祇须铸铁学降龙。” 陈毅 《悼罗炳辉将军》诗:“自有擎天手,伏虎復降龙。”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石油头》:“尖刀班,突击队,从两个方向,猛扑钻台。一个伏虎。一个降龙。带上管线,压上井口。”参见“ 降龙伏虎 ”。
宋代,郭忠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