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原文
新秋虽觉炎,朝暮馀清爽。
鉴湖渺澄碧,太虚涵万象。
西山倒影来,螺纹如指掌。
至理在天地,妙契归俯仰。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诗词问答
问:《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注释
1. 押养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三十四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参考注释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新秋
(1).初秋。《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陈 张正见 《和衡阳王秋夜诗》:“高轩扬丽藻,即是赋新秋。” 唐 钱起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赤县新秋近,文人藻思催。” 清 陈梦雷 《月夜感怀》诗:“新秋澄爽气,何事障微阴。”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 杭州 天气已如新秋,可羡。”
(2).指今秋。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八:“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朝暮
(1) 清晨和夜晚
(2) 从早到晚;无时无刻
朝暮思念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清爽
(1) 清新凉爽
雨后空气清爽
(2) 清雅豪爽
姿容美,更是风流清爽
(3) 轻松爽快
神气清爽
(4) 整洁;干净
收拾得倒也清爽
(5) 〈方〉∶清楚;明白
把问题弄清爽
(6) 〈方〉∶清淡爽口
这凉菜真清爽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鉴湖
亦作“鉴湖”。1.湖名。即 镜湖 。又称 长湖 、 庆湖 。在 浙江 绍兴 城西南二公里。为 绍兴 名胜之一。 唐 杜甫 《壮游》诗:“ 越 女天下白, 鑑湖 五月凉。” 元 萨都剌 《题汀州丁三溪知事卷》诗:“ 鑑湖 分半曲, 贺老 竟何如。”
(2).湖名。在 江西省 吉水县 东二里。《古谣谚》卷二七引《广舆记·鉴湖谚》:“水绕 鑑湖 弦, 吉水 出状元。”
(3).湖名。在 新疆 * 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湖滨有 阅微草堂 ,相传为 清 代文人 纪昀 谪戍 新疆 时的故居所在。现为游览胜地。
(4). 浙江 绍兴 的别称。因境内 鉴湖 得名。 清 末 绍兴 籍革命党人 秋瑾 自号 鉴湖女侠 。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澄碧
清澈而碧绿
海水澄碧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太虚
(1) 天,天空
(2) 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的实体气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万象
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罗万象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选·李密<陈情事表>》:“但以 刘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扬雄 《反骚》:“临 汨罗 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阳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相传 伯夷 、 叔齐 隐居于此。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参见“ 西山饿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阁序》:“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为 岷山 主峰。也称 雪岭 。 唐 李白 《思边》诗:“今岁何时妾忆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 唐 杜甫 《野望》诗:“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万里桥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总称。南起 拒马山 ,西北接 军都山 。有 百花山 、 灵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卢师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为京郊名胜地。
(6).山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称 睡佛山 。有 华亭寺 、 太华寺 、 三清阁 、 龙门 诸胜和 聂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风景优美,有“睡美人”之称。
(7).山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称 包山 ,为 太湖 中最大岛屿。有 缥缈峰 、 销夏湾 、 林屋洞 诸名胜。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倒影
倒立的影子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螺纹
(1) 手指上或脚趾上的纹理
(2) 机件上制成的螺旋线形的凸棱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指掌
(1).比喻事理浅显易明或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语出《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説。子曰:‘不知也。知其説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朱熹 集注:“指其掌,弟子记夫子言此而自指其掌,言其明且易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苟得其要,则八极之外,如在指掌;百代之远,有若同时。” 宋 司马光 《刘道原<十国纪年>序》:“坐听其谈,滚滚无穷,上下数千载间,细大之事如指掌。”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舒梁阿三公远见》:“尝见 梁文庄 诗正 掌户部时上疏稿,核计度支盈絀,如在指掌。”
(2).比喻事情容易办。语出《礼记·仲尼燕居》:“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三国志·魏志·锺会传》:“ 蜀 为天下作患,使民不得安息,今我伐之,如指掌耳。” 唐 白行简 《李娃传》:“生亦自负,视上第如指掌。”《辽史·太宗纪下》:“非 汴州 炎热,水土难居,止得一年,太平可指掌而致。”
(3).手指和手掌。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文则琳琅堕於笔端,武则鉤铬摧於指掌。”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是犹闢滔天之源,激不测之流,塞之以撮壤,障之以指掌也。”
(4).抵掌,击掌。 汉 徐干 《中论·谴交》:“然掷目指掌,高谈大语。” 晋 道恒 《释驳论》:“或指掌空谈,坐食百姓。”《明史·奸臣传·马士英》:“ 大鋮 掀髯指掌,日谈兵, 国安 甚喜。”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至理
(1) 最正确或最根本的道理
团结御侮,自然是至理
(2)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妙契
神妙的契合。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形容》:“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宋 秦观 《和程给事赟闍黎化去之什》:“早因妙契窥 曹洞 ,竟以清芬继 肇生 。” 明 唐顺之 《登孙登啸台》诗:“清浄同 河上 ,沉冥异 竹林 ,坐超惟默理,妙契守雌心。”
[秋夜泛湖依旧作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诗韵·其一]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