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作者:卢挚 朝代:元代
[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原文
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渰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1~1家。
[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诗词问答
问: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的作者是谁?答:卢挚
问: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卢挚的名句有哪些?答:卢挚
[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译文和注释
[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译文
来了这沙三、伴哥两个田舍郎,因为下水捞虾,青泥的痕迹还留在两腿上。他们进了太公的田庄,赶到杨柳树下歇凉,取出带来的西瓜砸开就尝。一旁的小二哥无缘分享,馋得口水滴答流淌,背朝天趴在碌碡上,活像一面琵琶扣放。放眼四望,荞麦花雪白白开,豆苗儿碧油油长。乡村生活没有是非竞争,一切都平静如常,真是一派农家乐的景象。
[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注释
①沙三、伴哥:及下文的[小二哥],都是元曲中常用的农村青壮年人名。嗏:语尾助词,略同于[呀]或[着呀]。
③太公:元曲中对农村大户人家老主人的习称。
③昔涎剌塔:元人方言,垂涎三尺的样子。
④碌轴:即碌碡,石碾子,碾谷及平整场地用的农具。渰(yǎn):此同[弇],合覆,这里是背朝上合扑之意。
⑤ * :农民。
[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诗文赏析
沙三、伴哥是元曲中常见的诨名,形象多为农村的毛头小伙子,粗劣、冒失、缺乏教养。但这支散曲却是表现他们的顽皮可爱,[沙三、伴哥来嗏],让他俩风风火火、大大咧咧地登了场。作者交代他俩适才[只为捞虾],顺手带出了农村夏日闲暇中的一则生活镜头,是忙中偷闲之笔。两人还是满腿子捞虾沾上的青泥,言[两腿]而不言两手,可知手已洗过。顾手不顾脚,其冒失、急迫的情状如在眼前。[太公]是元曲中对农村大户人家老主人的习称,杨柳则是太公田庄上最常见的布景。两名小伙子直奔杨柳荫下,取出揣着的西瓜,磕破便捧着大快朵颐。这当然有天气炎热的因素,但从上下文的蛛丝马迹来看,这西瓜恐怕也如[捞虾]一样,都非得之于正途,元无名氏〔寨儿令〕有[沤麻苎斗摸泥鳅],[偷甜瓜香喷喷]之句,写的也是伴哥、王留这些小伙儿的生活故事,可为注脚。
由沙三、伴哥的分食西瓜,引出了第三者小二哥。这个小伙子趴在碾场的大石碌碡上,尽管垂涎三尺,但想到西瓜[来之不易],故只能隐忍不发。只是因为西瓜的吸引力,把个颈子伸得好长。作者将这一形状比作碌碡上倒扣着一面琵琶,真是形象万分。从人物姿态动静各别的画面中,也可见到小二哥的憨厚。
在对人物画面作了生动写照后,作者的诗笔转向了田野的夏景。[荞麦开花,绿豆生芽],处处是一派葱茏的生机。这虽是平凡的田间景色,但在农村质朴、怡和的生活气氛下,却显得亲切可爱。于是作者心中油然生起了艳羡之情。农村生活虽然陋朴,却[无是无非],轻松而充满人情味。末两句的赞美,实际上隐含着对官场钩心斗角竞争的反感及对隐居平和生活的向往。这是在描摹农村夏日的一角生活小景后所得的感受,故有水到渠成之感。
这支小令细腻亲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而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语言的俚俗。作者并非偶然为之,再如他有《沉醉东风·闲居》云:[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野花路畔开,村酒糟头榨,直吃的欠欠搭搭。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卢挚的散曲以雅婉工丽著称,时人评谓[媚妩如仙女寻春](贯云石《阳春白雪序》)。但这样一位大文士也不辞用俚语村言写作,这就见出早期曲家对学习民间语言的兴趣。民间语言和风调的养料,对于散曲花圃的繁荣,确实关系极大。
元代,卢挚,沙三伴哥来嗏,蟾宫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