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原文
休趁闲行兼不绍。
不绍教君沉恶道。
如今尽枉乱施为。
冥司业镜分明照。
那么时。
无拗较。
一任磨磨兼碓捣。
况今情绪顿昏沉。
犹不悟无常抛暗号。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诗词问答
问:《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注释
1.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四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参考注释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闲行
亦作“间行”。亦作“闲行”。1.潜行,微行。《史记·项羽本纪》:“ 审食其 从 太公 、 吕后 閒行,求 汉王 ,反遇 楚 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水》:“昔 魏太祖 之背 董卓 也,閒行出 中牟 ,为亭长所録。” 清 侯方域 《任源邃传》:“﹝ 源邃 ﹞乃断头而死。其兄 元祥 间行号哭,求其尸以归而葬之。”
(2).犹邪行。《国语·周语下》:“神无閒行,民无淫心。” 韦昭 注:“閒行,姦神淫厉之类也。”
亦作“间行”。亦作“闲行”。漫步。 唐 张籍 《与贾岛闲游》诗:“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閒行有几人。” 唐 白居易 《魏王堤》诗:“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 柳生 在海上閒行。”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恶道
(1).不正之道。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恶恶道不能甚,则其好善道亦不能甚。”
(2).佛教语。指地狱、饿鬼、畜生三道。《坛经·行由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 持世 告假 帝释 曰:‘我修行日久,悟法分明,不可取你人情,交我再沉恶道。’”《法苑珠林》卷九六:“寧止不行,勿行邪道,身坏命终,堕於恶趣。” 唐 白居易 《画弥勒上生帧记》:“遍念一切恶趣众生,愿同我身,离苦得乐。” 明 无名氏 《四贤记·构衅》:“ 王氏 女子,双亲早逝,继亡祖母,恐沦恶趣,仰祈超度上 瑶池 。”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施为
(1) 指所进行的行动
不得妄自施为
(2) 进行某种行动
不敢施为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冥司
(1).阴间。《敦煌变文集·妙法莲花经变文》:“生前不曾修移,死堕阿毗地狱。永属冥司,长受苦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章阿端》:“君诚多情,妾当极力。然闻投生有地矣,不知尚在冥司否?”
(2).阴间的长官。 五代 何光远 《鉴诫录·鬼传书》:“其书曰:冥司 赵畚 ,谨以幽昧,致书於守御指挥 靖公 閤下。” 清 袁枚 《新齐谐·唐配沧》:“长媳 郭氏 在 杭 病剧,忽作 司马公 语云:冥司念我居官清正,勅为 武昌府 城隍。”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业镜
佛教语。谓诸天与地狱中照摄众生善恶业的镜子。《楞严经》卷八:“如是故有鉴见照烛,如於日中不能藏影。二习相陈,故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明明业镜忽来照,天网恢恢飞不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惟是种种寃愆,多非自作,冥司业镜,罪有攸归。”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明照
明察;详察。《礼记·经解》:“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少。”《韩非子·奸劫弑臣》:“故身在深宫之中而明照四海之内,而天下弗能蔽弗能欺者,何也?” 宋 王安石 《上蒋侍郎书》:“然处卦之初,道未章著,上虽明照而未之信,故摧如不进,宽裕以待其时也。”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那么
1. 表示顺着上文的意思,引出应有的结果。如:他既然不来了,那么我也回去了。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一任
(1).担任官职期满为一任。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致仕》:“士人歷官一任,得外无官谤,中无所愧于心。”《宋史·孝宗纪一》:“ 乾清 二年六月戊戌,詔:改官人实歷知县一任,方许关升,著为定式。”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一折:“幼习儒业,颇看诗书,受十年苦苦孜孜,博一任欢欢喜喜,小生今上朝取应去。”
(2).听凭。 唐 杜甫 《鸥》诗:“雪暗还须浴,风生一任飘。” 仇兆鳌 注引 罗大经 云:“虽风雪凌厉,亦不暇顾。”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一折:“一任你漫天飞柳絮;儘着你满地落风尘。”《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早已猜透 十三妹 要把他两家合成一家、一举三得的用意,所以一任 十三妹 调度,更不过问。”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这种东西,我本无用,她也无用,一任 罗太太 抛入字纸篓去罢!”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磨磨
即馍馍。面食的一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毕罗》:“今北人所谓磨磨,乃麵为之者,南人罕能修治。”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饮食·饼》:“ 唐 小説:宰相有樱桃饆饠。北人呼为波波,南人谓之磨磨。”
(1).犹圈圈。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蠢金刚不管山门扇,被泼烟花误闯入珠宫殿,将戒袈裟钩掛在閒釵釧,百尺竿头难转一个磨磨,跌破了本来之面。”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三章:“母亲走到 郭祥 身边,从上到下打量着他,围着他转了两三个磨磨儿,又扳过他的脸凑近看看。”《当代》1981年第2期:“ 卢天章 这可慌了手脚,不知该做点什么好,在屋里直打磨磨。”
(2).犹转动。 克非 《春潮急》三七:“ 李克 说:‘对!不能批判他,要批判就批判我们自己。谁叫我们开始的时候不多磨磨脑筋呢!’”《当代》1981年第2期:“回到家,社员们风言风语,还在我心里磨磨。”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碓捣
亦作“ 碓擣 ”。迷信传说地狱中的一种酷刑。把鬼魂放在石臼里用杵舂。 唐 牛僧孺 《玄怪录·杜子春》:“於是鎔铜、铁杖、碓捣、磑磨、火坑、鑊汤、刀山、剑林之苦,无不备尝。”《太平广记》卷十六引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碓捣”作“碓擣”。《醒世姻缘传》第六九回:“若是什么上刀山、下苦海、碓擣、磨研的恶趣,当真就像那亡过的人在那里受苦一般,哭声震地,好不悽惨!”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情绪
(1) 情丝, * 的情意
情绪留连
(2) 泛指感情
富于情绪
(3) 心情;心境
醒来时情绪极坏
(4) 情况;端绪
未知情绪
(5) 劲头
学习的情绪很好
(6) 指不正当或不愉快的情感
闹情绪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昏沉
(1) 头脑迷糊,神志不清
患了重感冒觉得头脑昏沉
(2) 阴暗朦胧
暮色昏沉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不悟
(1).没有觉察。《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 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 苏君 明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晋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
(2).不了解;不理会。《南史·江淹传》:“不悟明公见眷之重。”《隋书·史祥传》:“本即述职南蕃,宣条下国,不悟皇鉴曲发,备位少阳。”
(3).不觉悟。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封继妻》:“而 夏 不悟,妄度 河套 指日可復,作《渔家傲》一闋。”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 清 时,许多 中国 人似并不悟自己之为奴,一叹。”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无常
(1) 佛语。生灭变化不定
法令亡常。(亡通[无]。)——《汉书·李广苏建传》
反复无常
(2) 迷信的人指人将死时勾魂的鬼
(3) 婉辞,指人死
一旦无常
[抛暗号·其四·调名本意十首]暗号
某一社团、学会或一组织成员之间约定的互相致意、问候或相认时所用的语言或动作
唐代,抛暗号,敦煌曲子,调名本意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