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读庄子]读庄子原文
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
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蛇虫。
伤,为寻庄子知归处,认得无何是本乡。
[读庄子]诗词问答
问:读庄子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读庄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
全唐诗
[读庄子]参考注释
[读庄子]庄生
即 庄周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庄生 有乘时鹊起之説。” 唐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天地 庄生 马,江湖 范蠡 舟。”
[读庄子]齐物
(1). 春秋 、 战国 时 老庄 学派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 庄子 的《齐物论》中。 晋 刘琨 《答卢谌诗一首并书》:“远慕 老 庄 之齐物,近嘉 阮生 之放旷。” 宋 王安石 《季子》:“昔 庄周 丧其妻,鼓盆而歌; 东门吴 丧其子,比於未有。此弃人齐物之道,吾儒之罪人也。”
(2).使万物生长齐整。《汉书·律历志上》:“中吕,言微阴始起未成,著於其中旅助姑洗宣气齐物也。”
[读庄子]同归
有同样的结局或目的
[读庄子]道同
(1).志趣相投。 唐 韦应物 《移疾会诗因贻诸祠曹》:“道同意暂遣,客散疾徐还。”
(2).引申为沆瀣一气。《再生缘》第三六回:“万般都是你们错,父子道同害 少华 。”
[读庄子]中有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读庄子]不同
(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
(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与中丞 赵舍 不同,託病归家。”
[读庄子]遂性
(1).顺应本性。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然松柏之生,各以良殖遂性。”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非直饮食遂性,舒适自在,至於粪溺,自然一处,不须扫除。” 宋 沉遘 《谢赐历日表》:“凡四海之广,莫不受制於庭;而羣生之微,一皆遂性於下。”
(2).顺适性情。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专求遂性乐,不计缉名期。”《陈书·后主纪论》:“仁义利物而道远,嗜欲遂性而便身。” 唐 王毂 《赠苍溪王明府》诗:“水云真遂性,龟鹤足齐年。”
[读庄子]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读庄子]一致
没有分歧
[读庄子]鸾凰
见“ 鸞皇 ”。
[读庄子]蛇虫
蛇和蠹。《吕氏春秋·节丧》:“善棺槨,所以避螻蚁蛇虫也。”
[读庄子]庄子
1. 村庄、旧指田庄。
2.即庄周,约前369—前295,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的代表之一的简称,战国 时哲学家。
[读庄子]知归
(1).思归。 南朝 齐 谢朓 《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虽復身填沟壑,犹望妻子知归。”
(2).谓知所归循、归依。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悬书有附,委篋知归。” 唐 李彦芳 《乐德教胄子赋》:“入于国学,习者由是知归;祭于瞽宗,享者于焉报本。”
(3).欲求归隐。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诗:“知归俗可忽,取适事莫并。” 浦起龙 心解:“‘知归’、‘取适’言能知归隐,薄俗便可忘忽;自取适情、万事谁堪比并。”
[读庄子]得无
恐怕,是不是。常和[耶]构成表推测性的疑问句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读庄子]本乡
(1) 我们乡
(2) 这个乡
(3) 指同乡人
老张和我是本乡
[读庄子]诗文赏析
《万首绝句》作:去国辞家谪异方,中心自怪少忧
唐代,白居易